2017上半年觀影考古清單

 

電影…什麼是電影? 什麼電影曾經讓你聽及千言萬語,或讓你訴盡靜默?

剛看完Come and See…現在腦子裡半個字也沒有,沒一個字是活著的…

 

溫馨提醒:以下筆記大多是”腦燒到屁股著火”的特長文哦,而且近30部片哦! 要滑很久哦! 滑鼠抓好嘍!! 並且本文篇幅過長急需整修,建議先隨性看看就好。p.s. 為何文章冗長:防止農場網頁擅轉/機轉會斷一半。

那有幾部嚴選+主推的作品有做書籤連結,方便懶惰的讀者們跳著看:

1)海的彼端 ( After Spring, the Tamaki Family,2016)

2)再見瓦城  ( The Road to Mandalay,2016)

3) 梅爾維爾四部回顧中的 L’armée des ombres 影子軍團(1969)

4) Come and See Иди и смотри, Idi i smotri (片名中譯:自己去看 / 見證,1985)

指南 / 前言/聲明 按我展開

 

敝站觀影清單,體裁與一般影評、心得報告實有所異,並且每部電影、每一年每一年的選片原則、撰寫風格也F都有所不同。無論如何,這裡的各種變化、試驗與突破,都不是為了突顯寫作技巧,而是希望以不同的觀維來理解電影,總之新訪客要注意一下;切記:這裡寫的從來不是影評,也不寫虔誠影迷的狂熱感言,就只看喜歡看的,只寫喜歡寫的,因此讀者勿過度認真剖析,加上體裁特殊,所以不喜者勿入,不強迫訪客閱讀。

這次也把電影、紀錄片、動畫、影集、劇集、日劇韓劇全部併在一起了~ 畢竟這年代電影愈來愈像影集,影集愈來愈像電影了! 況且像雙峰第三季更是獨樹一格,像電影也不像,像劇集也不像,如此的畫面與故事光是能夠在銀幕上播放都令人覺得不可思議呢! 

p.s. 劇透問題:沒劇透無法分析,因此務必斟酌查閱。在此列出本次片單中的新片,舊片不列(但也建議看過再來查閱);

2016/17新片本文提到的有: Moonlight 月光下的藍色男孩 Paterson 派特森  Personal Shopper 私人採購員 T2 Trainspotting 猜火車2 Get Out 逃出絕命鎮 The Lost City of Z 失落之城Z Twin Peaks 雙峰第三季 비밀의 숲 秘密森林 東京女子図鑑 The Road to Mandalay 再見瓦城 After Spring, the Tamali Family 海的彼端

 

2021更新:四年前寫的這些內容不錯但文筆句述挻雜亂的,有空會繼續修訂,敬請見諒!

 

 

 Moonlight  ( 月光下的藍色男孩,2016;dir. Barry Jenkins )

 

我是觀眾,還是觀者? 這是電影,還是記憶?

透過電影,他人的記憶,是否也會成為你我的記憶?

當這幕夜天的深藍襲向螢幕前的我,那一瞬間覺得煦暖,卻也萬般孤立。

Moonlight讓我體驗到…人與電影之間的距離,就如人與時間、記憶之間的距離…之間所拖曳著的長影。這就是電影。當你回首,順著長影,便會找回記憶,還有已經永遠失去的種種。

Moonlight這部電影,會把你的心狠狠扯開,但它最後又會把你的心縫回來…如果這部電影正是你所尋找的記憶長影。

這部電影也是關於好友MK的故事,連同熔爐與神秘肌膚。所以我想以後這些電影都沒辦法再看第二次了! 這些電影中的殊多片段,對我而言皆是僅以電影邏輯所再現的血淋淋真實記憶。而再現,有時是種無法承擔的奢侈。

不過…在記憶中我不同於電影中施暴或受害的角色們,我是奮力拉開被打的人並設法不讓他誤入歧途的 “不存在角色”~ 或許正是鏡頭的化身,或是觀者的投射…不,終究是我,獨一無二孤立難耐的我。

人生好殘酷,竟然有人可以無感地進影院觀看這些電影,散場後又回到他們各自的生活之中…不,殘酷的是,我在散場後也得回到自己的生活之中,那不止摰友,連同希望也日漸消逝的生活之中。

不過這部電影的結局,彷彿給了故友的悲夢,一個美好的結局。

這就是電影,順著長影,走向此生未達之處。

幸好有電影。無論在夢的另一端,在記憶的遠處,在電影螢幕內,螢幕外,在黑夜月光之下的男孩都是藍色的…

而現在,我正學習著,給我的記憶一個美好的結局…透過書寫,透過觀影…


 

Paterson ( 派特森,2016;dir. Jim Jarmusch )

 

Paterson一樣略會給我一些些『觸景傷情』的感慨,不過Paterson具有一種Jarmusch獨有的率性感,加上恰到好處的恬淡,看了後不會心酸,只令人會心一笑。

工人作家,藍領階級的詩人,在美國的文化歷史之中一直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那樣的身份,那樣的生活,並不容易,遠比電影所演繹的還要辛苦,甚至殘酷。或許因此,Paterson這樣的電影更是別具意義。

我覺得Paterson…就像是送給所有作家們的甜蜜美夢~ 一本小冊子,一張電影票,一趟公車,你便能暫時抽離現實,沉浸美夢中,而在夢中有你所鍾愛的美麗妻子,在夢中你過著日覆一日的平凡生活,每天你去始終如一的街口酒吧,巧遇饒富趣味的事件與臉孔,你在地下室的一隅寫作…還有,你養了隻讓你哭笑不得的郵筒殺手! 一切一切的串接,成句成詩。

別小看電影中這一幕幕的平凡,如果沒有創作…如果沒有電影、沒有喜劇與小品的話,人生中就算充斥著這恬靜的一幕幕,亦皆只會消跡於頹疲絕望的現實之中,使得活著就像從沒活過。

William Carlos Williams的詩作總會令人明白到,空白的不只是紙張,其實詩人寫下的文字詞句,也可以是空白的~ 人們開始閱讀,意義才會被填滿,不同人的閱讀,不同日子的閱讀,不同季節的閱讀,不同地方的閱讀… 電影亦然,書寫亦然,人生亦然。

“Here Lies One Whose Name Was Writ in Water” ー John Keats

凡庸的觀眾可能對於電影之中的詩句…覺得頗不以為然…Paterson寫的這是詩嗎? 但也希望他們能反思一下:格律精準,有限的意寓,田園光景的描繪…唐代的文人雅興…十四行詩的美學…雖然今日讀來仍感雋永,但詩的可能性就只有這般遙遠、古老的框架嗎?

“America two dollars and twentyseven cents January 17, 1956.”   來讀讀來自Paterson的Allen Ginsberg,寫著最美國的詩意…最真實的美國,最詩意的真實…


____

再見瓦城  ( The Road to Mandalay,2016;dir. 趙德胤 )

 

好遙遠………

緬甸偷渡至泰國的工人,他們的生活如何,心境如何,似乎與我們無關,聽來也無感,甚至帶有惡意地表現得漫不在乎的,也不會有人立即駁斥。但有什麼能夠改變我們的態度?

有的,電影,你我眼前的這部電影。

電影一開始看著成功偷渡至泰國的女主角蓮青與一群男工會合,看著他們一個個恍惚無神,板著一張張『沒有表情管理』的臉龐,當下覺得…哇靠真是傳神! 那一瞬間打破了我與螢幕(以及這陌生主題)之間的距離。

從人,變成工人,再從工人,變成工,因而守不住一丁點的人性。偷渡客用盡千方百計要取得個身份,就算是假的也好,也諷喻著一個人對於身份的追求,成為別人冀望…一切如此荒謬。而偷渡客之間每個人的願景不同,個性不同,卻因為僅有彼此,反而相處時更加矛盾,更加想束縛住彼此…

電影的戲劇張力只到最後才爆發,卻也爆得合情合理,這樣的敘述方式真的還蠻”小敘述”的。

「再見瓦城」比我所預期的出色許多。絕不到奇才或經典的地步,但作為一部電影作品,算很不錯。它一樣自成一體,並懂得照其自己的步調,照自己的 “電影語言” 與角色魅力,來訴說一則好故事。

不過,就像「月光下的藍色男孩」一樣,「再見瓦城」這種電影的一大宗旨,便是為那些與主角經歷相似的人來發聲,而對一些觀者而言,電影所演繹的亦可能是十分真實並且私人的故事。這正是為他們所拍攝的電影,卻也不將其他觀眾拒於門外,只是其他觀眾是否已先任性地關上了自家的門來排拒這部電影呢? 唉,就隨他們去吧!

把看電影當做進畫廊欣賞畫作、討論美學、享受、娛樂、社交、消費的族群,很抱歉這類的電影無法滿足他們,走錯棚了。

吳可熙把異鄉人蓮青的孤立異化,詮釋得十分生動又細膩…唯一可以鑽牛角尖嫌棄一下的,是她怎麼看都還是太有型了啦哈哈! 是村姑臉沒錯,但穿窄版牛仔褲的模樣還是太性格太俐落了! 還要再俗氣一點點更對味!

倒是其他角色的形象衣裝什麼的都好道地,有些傻氣的柯震東演技還是很表面,但算是拿捏得恰到好處(其實是很驚險地恰到好處),不至於給人脫戲的突兀感。

與「冰毒」一樣,「再見瓦城」以一個個孤立小人物的觀維與遭遇,映現整個大環境的黑暗面:什麼是經濟? 什麼是謀生? 什麼是階級剝屑? 什麼又是墮落? 在有限的鏡頭與對白之下,這些問題都問得直接,並且犀利。只是真實、迫切的問題,並不一定是觀眾所感興趣的問題~ 總是如此的,但電影還是要拍,該表達什麼還是得堅持,沒人說電影創作不是奴隸般的苦程的。

很喜歡蓮青、阿國與工人們跳潑水舞的橋段,這段只看預告沒有意義的,要在電影的脈絡之中欣賞才行。蓮青站在一旁看著工人們,並露出了笑容,而偏偏是這笑容,才讓我們體會到她與工人們的異化感一直是如此深厚,然後她短暫地融入人群之中,沉浸於短暫的美好,短暫的忘卻…

不是美麗的花朵,不懂得取悅,不值得眾人的欣賞,但是,你看得見它的純粹與生命力,你可以理解並尊重它的存在。對我來說,這是這樣的一部電影。

___


 

海的彼端 ( After Spring, the Tamaki Family,2016;dir. 黃胤毓 In-Yu Huang )

 

Part 0:Preface~ 

在撰寫這段短記之前,不免會回溯一些關於自己與導演黃胤毓曾有的對話與互動。以最客觀的角度來說的話,我們曾是熟識,卻也不可用 “同溫層” 或 “同行” 等字語來形容,反正,就曾經蠻友好的,算是淡淡的友誼吧!

黃導演比我們年輕一些,在他學生時期試拍短片的期間,我與我的其他好友多多少少都有參與或相互幫忙,然而我們之中還有其他類似的影像創作者,所以大家偶爾都會幫助彼此,一起摸索、探索關於創作的種種。不過由於我對電影、攝影方面的認知極微,所以能夠提供的協助不多,頂多就是一些學生電影可用的聲音、音樂創作,太專業的根本沒辦法。後來大家各有工作,便邁向各自的人生目標,並得各自面對壓得令人喘不過氣來的低薪生活,那都使得原來的這群創作伙伴們,漸漸就不明不白地 “散股” 了…

最後一次與他面對面談話,已是當他拍攝私人紀錄片「夜晚的溫度」前夕了,好幾年前了呢!

然而「海的彼端」所累積的純熟與凝聚力,確實勝過黃導演前作「夜晚的溫度」以及「五谷王北街到台北」,當然黃胤毓會有這樣的蛻變早在預料中。 不過耐人尋味的是,幾年後回溯夜晚或五谷,感覺依舊鮮明,依舊回味無窮。

所以老實說,我沒有比較喜歡「海的彼端」,也沒有比較討厭「五谷王北街到台北」。更坦白地說,它們都是好電影,而就算這些電影作品,都只是家中角落一台被遺忘的VCR之中…所存放的私人影片片段,也改變不了影片本身所帶來的紮實感受。

也因此,個人始終將這位朋友視為典型的作者導演 (auteur director),就具有這樣的 “體質” 吧! 就像是John CassavetesAlain ResnaisMichael Haneke這樣~ 多為自己個人的動機與個人感興趣的議題而拍片…

只是電影的愛好,電影的創作與電影的工業,對一位電影導演而言,這是眼前三條不一定有所交集的路。或許到了懂得自行闢路的階段,一位導演才有資格被稱為作者導演吧! 在那之前,一場場苦戰皆是不會停歇的…箇中的辛苦與辛酸,也不是旁人(特別是觀眾)可以清楚明白的。

我也不能明白的,所以,我就專注在觀看電影,仔細地看,傻傻地看…看著它的光鮮,讀著它的鏡頭語言…若見黑暗面,或若有裂痕與錯置…也全是電影語言的一部份~ 因而我所知、能知的,全在電影之中,並只在電影之中…

( 本段繼續閱讀請按我 #readmore )

 

✽   ✽  ✽  ✽  ✽  ✽

Part 1:

跟上述的幾部電影相似,「海的彼端」一樣由平凡小人物的生活與背景為出發點,並以微觀的脈絡,揭示人與人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以及世代與世代之間各番既遠又近的結合與疏離,而這是一段歷史邊緣的歷史…或許這即是世上最接近真實的歷史了…

我看的是導演剪輯版 (院線版的碟片借吾友MW看了),大略可按時序+所處情境,來將電影分成三大段,第一段是玉木家族還在島上的日常生活,穿插著歷史的回溯與史料的註解。那麼這段的 “觀者” (viewers),理應就是落在我們螢幕前的觀眾(audience),而說述與被述的,是玉木家族的不同世代。

其實從第一段就感受得到…片中敘述觀維的考究,確實有其細緻、獨特的一面。不僅敘述的 “手法” 與 “工具” 相當多元,你還會發現,片中每一單一情境的說者與聽者,「述說」與「聆聽」特寫動作,皆經過巧妙又不過動的鏡頭語言來加以突顯。個人很喜歡流動於片中的各種小細節,像是聽者們聆聽的特寫鏡頭,還有一些穿插的、語言外的、意外捕捉到的生活小場景,或”小雜訊”,雖然都短短的、淡淡的,但那就是有種格外的親和力,也與一般日本電影給我的印象~ 特別是時序與步調方面~ 具有很大的區別吧!

在這部電影之中,說者與聽者的角色是浮動的,但不是混亂的,也不是隨興的、心血來潮的~ 一個情境之中的說者可能是下一情境的聽者,反之亦然,並且,在對話的情境之外,還會有一層影片整體的敘事觀維。一段又一段,一層又一層,是浮動,是立體,是不定卻又是穩定…這一切使得「說」,與 「聽」,與「看」,與「思」四者之間流動自如,並總能與銀幕前的觀眾相互流通~ 於是敘事的流動自成一格,成功地捕捉了採訪當下的時空氛圍。

而我一向認為…無論是敘事結構的設計,或是影像的蒙太奇剪接,這些都不只是內容記述的附屬工具~ 它們本身的展現,就已經是一種自我、身份、文化與思索的印跡。並且,這些的手法策略,是活的,規則是暫時的,因而需懂得省思與突破,方能由中確立自我,並探悉真實。就這層面而言,覺得自己從海的彼端之中獲得不少的靈感。

Part 2:

到了電影的中段,敘事便著重於玉木家族來台探親的情景,後段則在生日慶典中邁近尾聲。雖然在這些部份之中,角色的表情、語言、互動方面,依然捕捉到不少有趣的面向,但我想觀眾在看到中後段時,可能都會開始覺得有些fatigue了~ 太冗長了,畢竟要觀眾持續專注在一個嶄新、陌生又疏遠的主題,本來就不容易。不知院線版有沒這方面的問題,但我覺得這還不至於會破壞掉電影整體的宗旨與價值。

那有些觀眾看到中段時,也可能會開始質疑紀錄片所傳達的理念,或是受訪者的態度與願景,是否前後有些衝突呢!? 在放映週報有一精闢的影評 《海的彼端》的後記憶敘事:在沖繩與台灣之間 便提出這方面的見解。老實說直覺上我也同意影評的看法,不過同時我還有其他的想法:看著玉木他們像普通觀光客一樣去廟裡拜拜,去看原住民歌舞表演,跟親戚寒暄互動,個人想到的,倒不是什麼文化面、身份認同的問題,而是…

個人私自認為…從玉木家族來台之後,所謂的 “觀者” 與 “觀眾” 的觀維角度,應該是紮紮實實地回到玉木家族本身了,此時鏡頭的角度與功能,也從紀錄片這般 “電影類型”,岔分/回歸至純然的紀錄者了。是的,這段 “遊記” 他們自己也要看的! 他們也是觀者(viewers)的~ 這些畫面也是為他們所拍的! 由此明白到「海的彼端」終究亦是玉木他們家庭的私人紀錄片~ 此片具有這般的 “雙重性” : 紀錄片,與家庭錄像帶。

因而,看到這裡深深感覺到…此片連所呈現的主體、客體與介質等等概念之間,同樣沒有既定的位置,亦無絕對的分野,同樣不定又穩定~ 甚至因為不定方能穩定。除了玉木家族可以是經驗者,是說述者,是聽者又是觀者,其實銀幕前的我們除了聽者觀者的角度以外,也一樣可以是此片的經驗者的,就看你如何觀看這部電影了!

所以,理想上我所關注的,不是人物之間的所言所語,也非導演在自介與訪談之中暢談的種種,其實我認為他們全都是相當程度的『不可靠的敘事者』 (unreliable narrators)。這樣的一部電影,我希望能探索電影本身的訴說,及如何訴說~ 說訴著一個地方,至另一個地方的歷時,說訴著一分一秒,又至另一分一秒的轉移……聲與息之間,影格與影格之間,存在著無數的無形分合、無形斷繫,它皆一句句、一幕幕地說訴著…

我也深信…若懂得聆聽,聆聽這些如似密語,更似啞謎的訴說…便可由中步步探索人之身份、省悟、與認同的…真正的真跡。所以,我試著移開視線,學習如何聆聽…

看著玉木婆婆豁然的笑顏,我想,我已開始聽到了甚多未知的種種…甚多未說的訴說…

Part 3:

其他關於此片的感想是…很羨慕這樣的大家族啊,大家都很平凡地在做小事情過小生活,然而這等平凡,對我的生活背景而言,其實反而是很戲劇化,很童話式的,也相當遙遠。

什麼是家人? 其他人思索著歷史、國別、語言的尋根,我卻回答不了什麼是家人。

我看他們的追尋是為虛無荒謬,他們看著我混身無一不虛無荒謬…

再次的,這部紀錄片為我帶來一襲難耐的異化感…

溫暖,卻又孤立…唉還真是熟悉極了的感覺呢!

唉!  我更是一個不可靠的觀者啊! 確實,就算觀眾是你的熟識,你也無法預測他/她們看過你的電影作品之後,想法如何,感受會是如何,其實連觀眾本身也難以預測自己將會如何反應。

但這番多元與捉摸不定,是良好的,表示電影是活的,是有靈魂的,因此當電影的影子投射在不同人的心中,還會有不同的故事,不同的片段會斷斷續續延續下去,因而,電影,會生出更多的電影,紀錄,會衍生更多的紀錄,在銀幕上,在腦海裡,在夢中,在記憶深處…在未知的無所不在之處……

所以,我們觀眾看完「海的彼端」之後,劇組人員片子拍完之後,也就是把故事交還給玉木家族的時候了吧! 而你我離開影院之後,新的故事,新的演繹,新的電影,就在心海的彼端…即將上映。


 

Personal Shopper ( 私人採購員,2016;dir. Olivier Assayas )

 

也是比預期好很多,基本上是一個十足的『幽靈故事』,但非典型的「鬼故事」。「幽靈性」就是這部電影的leitmotif,電影中的角色、場景、事件則皆是它所擴散出去的種種引伸現象,因而在此片之中所謂 “幽靈” 的意涵與詮釋相當多元,不僅沒有既定答案,還從民俗到哲學的層面都通,而且無論並行的、雙重的、複合的、四通八達的意念全都通,就看觀眾如何看待。這方面我覺得導演處理得很好。

另一有趣的面向,是片中各段鬧鬼的場景~有幾幕似乎斷定了鬼魅的存在,有幾幕又似乎否定了鬼魅的存在,電影前段女主角Maureen於空屋中所見的哭吼女鬼、後段的電梯開門、杯子掉落(窗戶反射中看到類似一個臉龐的形影),以及電影尾聲之前的撞門聲…一切有所連貫,又有所抵消,卻又不矛盾,而這正是敘事創作與影像剪接的魅力~ 在電影的境域之中,『存在』之存在本來就是個變幻莫測的「謎」了! 當然你也可以說…電影的運作,就是幽靈之概念的科學化…

( 繼續閱讀 #readmore )

 

那就個人的經驗來判斷,Maureen顯然並不是真正懂得與靈界溝通,更甚的是,她也不知道自己這樣算懂還是不懂~ 鬼魂到底是誰? 是兄長還是野鬼? 鬼魂到底要跟她傳達什麼? 而什麼樣的傳達才叫做傳達? “是” 是否成了 “否”,而 “否” 是否才代表著 “是” !? 而這其實就是個戲劇衝突點了!

事實上,整部電影所呈現的意念,無論是身處異鄉,與兄長的別離,與靈界的溝通,與雇主的關係,與陌生人的簡訊傳送…一切一切皆充斥著Maureen所無法掌控的知與不知,以及已知與未知。而這一切一切,卻也相當貼近人之思維本質的真實面。

飾演Maureen的 Kristen Stewart不但已擺脫當年『木瓜之城』之中混亂尷尬的演技,也與On the RoadCafé Society當中刻板平淡的表現有所區隔,算是相當紮實地展露了Maureen的內心世界~ 是的,她演的不僅是Maureen這個角色,而是一種心境,一種狀態~ 既是被什麼給縈迷住的狀態,亦是自己成了一匹孤魂般的存在的狀態。而Kristen Stewart的演繹,是全然剝了一層皮一般的真實,並且她確實具有相當的明星架勢,雖不是典型好萊塢絕世美伶,卻仍可隨性地單以一個表情、一個動作,便撐起一整個場景。

所謂的「私人採購員」,這樣的職業本身也是極具幽靈性的。他們受雇於時尚名人,為他們挑衣服、設計穿搭,做些跑腿,因此無論是雍華的、典雅的、知性的形象,幾乎全由這些私人的造型師與採購員來打造,但在星光大道上露臉的永遠只有名人們,名人們提到的始終是 “自己的” 穿搭理念,始終是服裝的品牌與設計師~那些只會讓自己”加分”的資訊,甚至當名人們在社群網站上更新生活照時,粉絲都會以為他們螢光幕下的隨性穿搭,都真的是名人自己配的,更以為生活照就是名人的生活紀錄,所以無論如何,沒人知道背後的採購員是誰,更彷彿他們的職業與存在必然不得而知…

而像片中的Maureen與她的老闆Kyra,她們之間也甚少親自碰面,都是由電話、簡訊、便條等等來溝通,並且這等的溝通確實問題重重,更甚的是Kyra的傲慢與不合作,更加深化主僱之間的問題…

沒錯,說到這裡,網路視訊、文字簡訊…以至電話這最為基本的 “虛擬溝通情境”,在片中也不時展現著其「我於此卻不在此」與「我只是我的影像與留言」的幽靈性。

再從另一角度看來,私人採購員之於時尚名人,又有些像孩子之於芭比娃娃一樣,而孩子會將自己的欲望與想像投諸於娃娃身上,又似傀儡師操縱著傀儡的情境。說到這裡,有一點覺得有些微妙,那就是Maureen平時的穿著是毫無丁點時尚感可言的。看著Maureen明明是個穿搭達人,每天穿梭於香奈兒、卡迪亞這些極高價精品店,自己卻不甚著重於穿著 !? 咦!? 據說時尚業幕後工作人本即傾向低調,譬如習慣穿樸素黑衣和球鞋才方便快速拿貨、行動,更可避免在充斥鎂光燈的環境下被當做藝人模特兒拍照~而拖到時間。不過Maureen不止如此哦,你看她平時的便服…是真的有些沒sense的,如此的矛盾感令我回想到以前看OCN台的韓劇「特殊案件專案組TEN」所提到的心理側寫:為什麼犯人住所這麼地髒亂邋遢? 因為這只是他們「做夢」的地方,而犯人工作的豪宅,那由他覆日精心打理,卻始終無法得到的地方,則是他們的夢。回想起來,個人覺得Maureen也有這種剝屑自我,好把所謂的 “夢” 投諸於他方…投諸他方因而夢不會實現(也不會因此幻滅)的倒錯傾向。

而且,當採購員為雇主們穿上衣裳,其實就是把他們變成了一個 “別人” ~ 變出一位 “名人”。不禁深感 “名人” 永遠是般打造而出的 “複合體”,或是 “擬像”,固然其本質也是頗富幽靈性的。有意思的是當Maureen偷溜回Kyra家中,穿起為Kyra所挑的高級服裝,這時她披上了名人複合體的部份~部份由她親手打造,部份源自她所攀不起的Kyra,以及Kyra所象徵的地位、權勢…同時神秘匿名簡訊傳來,她又扮演起被動卻也挑逗的通話者身份,所以當她之後愛撫著自己的身體時,她愛撫的是自己? 是所扮演的哪個角色?還是她身上的哪一個幽靈?

最後,幽靈還能是什麼? 是幻影,是人與人的異化分離之間,所衍生出來的想思餘影,有時這些餘影便是一人一切僅有,有時餘影能夠做為接繫、溝通的一絲機會,有時它什麼也不是,卻也因太明明白白地空無,太徹底地忠於自我,所以這什麼也不是,反而更能投射出觀者心中的恐懼與孤寂,並且狂妄失控得若如另有生命…


 

Phantom of Paradise ( 天堂幻象,1974;dir. Brian De Palma )

好歡樂啊~! 絕對是cult片,查維基才知傻瓜龐克Daft Punk團員兩位小時候都很喜歡這部電影。故事很卡通的:將自己神格化的有夠痞搖滾製作人Swan (不是Michael GiraJarboe的那個Swan),狠狠剝屑了彈琴彈得搖頭晃腦的書呆子作曲家Winslow,後來還陷害他讓他入獄服刑,牙齒全被拔光(神展開)…

( 繼續閱讀 )

 

Winslow出獄後流落街頭,並決定要報復,但卻在尋仇過程之中被門閘機關之類的夾壞了頭,所以又毀容了,因此得戴著頭盔,加上一排鋼牙,他成了一個怪物,一個幻象般的存在,因而自稱為魅影~Phantom。後來Swan與Phantom在多次對峙之後有所妥協,有意合作打造一部搖滾歌劇,但事實上Swan另有盤算,並且他的真實身份到底是人是妖!? 只能說…根本不是作曲家與其他歌手們所見的那樣而已…劇情有點不是那麼合邏輯,就像翰卡本特的「妖怪大鬧唐人街」一樣,有些奇想,有些卡通,十分荒唐,十分好玩有趣,並且怪雖怪卻挻通順流暢的。

歌曲都超好聽啦! 也有很多諷剌搖滾樂的梗。喜歡搖滾歌劇翻玩了卡里加里博士,還有默劇演員串場,然後娘娘腔無腦猛男主唱Beef(好可愛的綽號)被麥克風電到的神轉折好有喜感啊!女主角Phoenix超美超性格的,原來這位女星Jessica Harper就是 Suspiria (坐立不安)女主角啊!!那片中的製作人Swan由本身就是音樂製作人的Paul Williams飾演,電影中的歌曲創作也由他操刀,Jessica Harper同樣是歌手,至於搖頭晃腦的Winslow,一直覺得他好眼熟卻想不起來他是誰,後來才知這位演員William FinleyDe Palma電影的常客,令人印象最深的演出便是黑色大理花懸案之中的變態眼鏡男! 就是他!

這是部惡趣滿滿,幽默逗笑也少不了的壞品味歌舞電影。雖然殊多特效與劇情流程今日看來皆是漏洞百出,但由不禁令人思索:是否以前技術不夠,才會在摸索推敲之中玩出新把戲,技術卓越反而無聊透,特效都看到無感了。同時,看完這部片之後再看兇線(Blow Out),多少覺得Brian De Palma是不是跟磁帶底片之類的東西都有仇啊哈哈…


 

On the Silver Globe ( 銀色星球 Na srebrnym globie,1988;dir. Andrzej Żuławski )

 

「銀色星球」不好懂,也不容易觀看,而且我可能極適合…又極不適合觀賞這部片。

有人說 Żuławski的這部電影是拍給另一星球的人看的,我認為這等形容很貼切…但是更進一步說的話,這部電影所呈現的所謂『地球』,只是太為真實赤裸的人性,與其太過殘惡的文明發展~ 這是幾近最為真實的人類歷史,並藉以一種近乎脫離現實的『夢魘形式』來呈現。所以,除非你離地球夠遠…你最好根本不是來自地球,才有辦法冷靜看清此片所陳述的一切……

( 繼續閱讀 )

 

沒錯,個人對於銀色星球的初步觀感便是…所有一切的意義全都血淋淋地攤在眼前~ 這部電影絕不諱以複雜的結構、躁動的表達形式,來瘋癲地述盡關於生命、人性、宗教、信仰、階級、殘惡、暴力的各番興衰與因果循環~ 合而為一可稱之為人類文明的謬象 (是啊文明,是civilized還是sivilized呢?)。

血淋淋全在眼前…而我只有一顆腦袋,只有一條命,只有一短暫30幾年的人生與歷練,雖都算夠醒覺夠虛無,但是手中握有的這把思索與解析的利器,卻也只是區區一把小折刀。只見…在我面前的這部電影,卻彷彿要我立即為它執行剖腹產手術,才能讓它所蘊涵的生命順利生產下來。所以若我成功,我將賦于並體會其新生命~那是我無法掌握的賦于,與無法承受的體會;若我失敗,則將徹底失敗,徹徹底底。

銀色的星球是地球的比擬,精準的的比擬,同時我覺得它也是電影這項科技的比擬。

銀色星球始終具有一股幻惑力,並且時間、空間、物質與地球皆不同步。電影一開始沒多久,就當太空船在事故中墜落銀色星球時,我在筆記上寫著「空氣中彌漫著硫噴妥鈉嗎?」,因為角色們都像中了邪一樣,紛紛焦急失控地對著鏡頭吐露所有內心的『真心話』:所有思維,所有欲念,所有感受與痛苦的言詞化。(p.s. 他們所面對的鏡頭,是其中一位太空人身上的嵌入式攝影機,也是導演的鏡頭與我們觀眾的位置)

在此,身為觀眾的我腦海中浮現一個個問題~ 在我的理念中,言詞化不會是純然的心靈轉譯,頂多是扭曲,亦不會是忠實的紀錄,頂多是描述,所以…這些言語可信嗎? 他們是瘋言瘋語? 還是吐露真實? 其實沒差別了,過於真實不也是一種瘋狂嗎?

不過電影看到中段時,感覺一個個不同的角色,一個個不同的場景,若皆加以重組拼湊,確實可從中窺見西方思想歷史的段段軌跡。而再進一步思索~ 片中嬰兒很快長大成人,部落結構驟然進化,因為銀色星球的時間感與地球不同…時間過得比較快…也因為地球人與銀色星球之間的異化性,促使一切更為焦急地演化…不止如此…這也是因為電影、戲劇與文學創作的時間感與現實不同~ 歷史的演進可以被壓縮、被支解、被重組、再被轉喻…這後來在觀看Come And See的時候,便會體會到更多。

然後很有意思的是,攝影、剪接與題材的構思,可說頗具後現代主義的精神,但主角們意識流般的長篇獨白,那過份詳盡的吐訴,過分壓縮的時空,那種深入一瞬刻涵括一切的話語表達…其實又存有現代主義的餘影。那有時這些角色的表現,讓我想起舞台劇表演,像是Samuel Beckett的 “Not I” 那樣……

顯然這部片還需要二刷,對白與角色的轉化之間存在太多仍需探索的小細節。那由於此片偏重、集中於言辭的急促表達,這點讓我覺得不太容易突破 (或許我果真擅於『話不多』的思索行逕…)

「銀色星球」是一部很美的電影。它還是很科幻的。哇…攝影、取景真的好美,對白、角色的設定,太空科技與原始部族的對比 ~ 並非如似好萊塢電影的媚艷,也不只是一種脫俗的純粹美感,而是近似柏客(Edmund Burke)與康德 ( Immanuel Kant) 所言的空間感之「壯美」~ Sublime

人類眼中的末世荒野竟是如此神秘美麗,末世或許只是另一新開始,或許只是過程之中的一過程,或是無息循環之中一片段的必經歷程~ 只要人類還是人類的一天…

…只是,人類到底是因為與人性異化了才叫人類,還是因為不懈追求人性能才成為人類呢? 答案為何? 答案就在銀色星球上吧! 或許輪到我登陸銀色星球時,所有問題都將會有答案,而答案皆是來自一句句違背自我的醜惡真心話!


 

Badlands ( 窮山惡水,1973;dir. Terrence Malick )

 

Terrence Malick的第一部電影,還蠻喜歡的,但基本上…不能說Terrence Malick的電影不合我味口,而是我這樣的觀眾,不合Terrence Malick的口味吧,呵呵!

這是一部乍看很典型、毫不出奇的犯罪電影~ 一個走投無路又不安於室的壞胚子,與愛上他的天真女孩,一同翹家,浪跡天涯,一路上殺了不少人。不過,就在這麼簡單的劇情架構之下,你看見美國藍領的生活光景,年少的狂氣與無知,成長與蛻變,人心的各種面向,愛情與死亡的真跡…還有荒野與人心內在的對映。滿滿的美國獨立電影精神~ 是電影的陳述過程,鏡頭與角色的展現,賦于了電影生命與靈性;鏡頭、角色與對白,不再只是劇本所支配的傀儡…

( 繼續閱讀 )

 

Badlands(平常尾綴都要加複數s)指的是「惡土」,是一種長年沉積與侵蝕而產生的自然現象;惡土不會有植被,動物難以於中生活。在這部電影之中的badlands,指的是蒙大拿州的惡土群。

我不認為這部電影的意圖,有將badlands如此的地理狀態,跟所謂的人性、犯罪、以及美國寫實面等等元素,做出了硬性的類比,但這樣的”聯結”或聯想是相當迷人的~ 無際的原野,總會有一片風化的惡土,你無法了解這樣險惡、蠻荒、毫無生命力的事物為何存在,但同時你還是受其吸引~什麼也沒有,除了烈日焦土之外什麼也沒有,沒有枯葉與新生枝芽,沒有希望也無前因後果…像極了你的人生,那被喻為不自然的最自然光景…像極了你這無人知曉的荒無人生…


 

Get Carter ( 找到卡特/復仇威龍,1971;dir. Mike Hodges )

 

他會揍得你頭破血流,而完事後他會走入一家英式味十足的工人酒吧,優雅地喝起杯中酒…

真TMD好看啊!!! 性格得要死的電影。Get Carter不是一般的犯罪電影,也不是一般的商業娛樂片,它理應是黑色電影的現代化,也就是偏neo-noir的路線,但noir慣有的凝重氛圍並不強調,當然它也是hard-boiled的英式化,並在冷傲殘暴之餘,摻有那麼些kitchen-sink的元素…

( 繼續閱讀 )

 

米高肯恩所飾演的Jack是一位活躍於倫敦的黑幫人物,是老大的得力助手,也是個我行我素的不聽話傢伙。不像一般的混混,Jack看人看事有過人的洞悉能力,更具有罪犯的殺戮本能。Jack的弟弟Frank突因酒駕後自殺身亡,疑點重重,不像Frank會做的事,Jack因此向老大請假回北方的New Castle查探事情真相~ 以他的手段,黑幫的手段,我行我素的手段。回到家鄉後他遇見了一些老面孔,一些新面孔,惹了一些新麻煩,並一步步探聽並拼湊出Frank的死因。知道事情來龍去脈之後,他便用盡各種策略一一收拾所有導致Frank被逼向絕路的殺手與幫兇。

嘿嘿,在看什麼書呢?

所以劇情的演進,大致上都是以Jack這一角色的探索、行動力與決定來舖陳,跟一般那種角色傻傻照劇本走的情形不太一樣。同時Jack這人物也十分自然生動,一點也不匠氣,令人感覺這絕非只靠劇本硬寫出來的角色設定~ Jack果決…又優雅,冷傲…又凡俗…不複雜…卻又難解…你甚至可從米高肯恩舉手投足之間,感受得到一種混然天成的”性格”~ 嗯嗯性格是”演”不出來的,特別是黑幫電影之中的性格人物,或許此即為何…並不是每個演員都有辦法將黑幫電影演得出色。

當然,Get Carter整部電影也具有其獨特的”性格” 面向,包括角色的詮釋、劇情的演進,配樂的風格等等,總之Get Carter都不會是普羅大眾所期待的那般格局,卻又偏偏貼近大眾的生活面與思維(特指英國佬的生活與思維),而與傳統的美式冷硬派偵探小說比起,我逕自感覺Get Carter又多了些坦然、直接了當的率性感,不玩風格化、美化黑社會的東西,一切穩當當地呈現。

結局很棒。

然後查閱維基時發現包括愛團Portishead在內,許多名團皆廣受Get Carter的配樂影響。真的耶! 回想起來~Portishead的Dummy果真有些那種fu,只是Get Carter電影配樂本身具有清澈中的神秘感~很不可思議的感覺啊! 而Dummy就比較複雜朦朧,氛圍也詭譎多了!


 

T2 Trainspotting ( 猜火車2,2016;dir.  Danny Boyle )

Part 1:

四十幾歲了這群傢伙。我都30幾了耶。猜火車發行錄影帶時,那時我國中,就假借討論功課名義約一群同學一起來我家把這歪片給看了兩輪!! 然後也一起討論毒品啦、性啦、外國人的生活之類的瑣碎問題。還不錯呢! 討論討論後一笑置之,並且從此愛上New Order,後來同一批人好像又如法炮製地一起看了鬥陣俱樂部。

對我而言,猜火車就是一部很風格化的頹廢小品,就像90年代的音樂,無論是Brit-rock, Brit-pop或美式的Alt-rock或Grunge,那年代開始唾棄80年代的光鮮亮麗,開始奚落雅痞,並把與其相對的頹廢、殘缺、沙啞、破爛的事物,做為一種…一種態度,一種流行,一種紋理,或一種風格,一種裝飾,一種花樣…花招。是啊到最後還是淪落為一種花招罷了!

( 繼續閱讀 )

 

當然像猜火車片中的各種頹廢虛無的面向,都是真切的,就連我們國中時期都能親身體會,只是影像呈現的手法,或許是為了將不沉重也不空洞的表達,給昇華到”藝術品”的層次,便略加了些超現實、甚至是相當奇幻、卡通的元素在內,然後上述的那些殘缺、沙啞的東西也硬加了進來,因而黑暗面變得具有美感,殘酷面變得有些童話。如果一眛地抹去這些附加元素,那令人窒息的消沉感便會無所遁形了~ 而那就會像是Gummo,不是猜火車。

Part 2:

過去,過去對Renton而言是刻意的遺忘,他忘不了的,因為他拎著背包逃離了過去,別忘了背包裡塞有多少疊Begbie的鈔票。但變化~時間的變化,故鄉的變化,生活的變化,身心的變化,讓他兜了20年的圈子終究又回到了原點。現在愛丁堡可不是當年破爛的愛丁堡了,Sick Boy都升級吸古柯鹼搞詐騙,而老了變得笨拙的Begbie成功逃獄後,發現逃不了妻兒與他理想上的差異,他只想重回以往那種沒有明天般的犯罪快感,可是呢!? 而依然是個海洛英癮君子的Spud,其實都成熟多了,對於這群同伴的作為,對於現在與過去的斷錯與連繫,連他都開始有所深刻的感悟了…

是的,到了T2,事情變得簡單了,因為年紀大了,事情就會變得純粹…而純粹並不會精彩剌激,也不會魔幻神奇,就算一樣在吸毒玩女人,當年的感覺也很難再度重現。只是邁入不惑之年的這群傢伙,多少會為已逝的年少輕狂產生戒斷感吧! 算了都過去了…可是…要重溫一下嗎? 如今連絕望也變得不深刻,欲望更加短暫,人就只能這樣昏頭昏腦地被絕望、欲望與頑劣本質所驅駛,昏頭昏腦地渡一日算一日,而事情就一個接著一個鬧出來了,記憶也一個接著一個蹦出來了,老問題一個接著一個擋在眼前…是的,T2便給人這種感覺,而如此的刻畫,或許不忠於猜火車第一集的成就,但都挻忠於時代、人生的轉變的。

倒是有一點令人有些驚喜:難道Spud屎霸的角色原型就是作者本人嗎? Ewen Bremner 詮釋得很傳神,屎霸都沒變耶! 

怎麼說呢…若說對T2感到失望的話,那就對自己太失望啦! Danny Boyle不談,光是對Irvine Welsh的作品存有期望,感覺就有些不上道了不是嗎呵呵!? 好像是在期望阿嬤清出來的舊雜物會是王妃的高貴精品的感覺:p 雖然Welsh不是我所崇拜的作家,但至少明白他的作品,可不是一般人對於文學、小說的標準與期望值可以評定的吧!? 不過看看T2電影版,又稍微翻翻小說,再回想高中時初次閱讀The Acid House 的篇章…是真的有差啦我覺得(以前的作品凝聚力比較強,題材也經常離奇到一種境界啊),但這都也是時代、年紀的差別嘍! 不過T2劇情方面的起承轉合,或許可以再編得好一點吧!? 覺得這方面T2就挻劣拙的了。

另外,其實個人蠻喜歡同由Welsh小說改編的 Filth (下流刑警)電影版小說寫得不錯(媽的好大一本當然沒看完),電影版男主角是”一美” James McAvoy 所飾,哈哈還真呆了柳! (電影看過就知道我的意思啦),不過就跟T2存有相同的問題,那就是劇情的架構都挻鬆散鬆散的,大方向的敘述流程明顯沒處理好,且明明有很多元素與細節可以發揮,尺度也都夠噱的,但全部串在一起卻感覺沒頭沒尾的,就沒辦法呈現出像猜火車那樣一氣呵成的格局。至於一美與Danny Boyle合作的Trance (索命記憶) ,個人覺得超好看的!

Part 3:

Choose life? 我們觀眾也自己寫下自己的版本吧:

……選擇,唉怎麼說…

…說是一種逃避,也是一種面對,當然也可以是一種不選擇的選擇。

如Renton說的~ “選擇坐看歷史不斷重演,選擇失望…選擇失去” …總之,至少你做出了選擇。或許選擇能夠成立,是因為你的意志未死,但你也得領悟了,你的意志,這鬼東西可從來不為什麼高雅輝煌的願景而活,所以能選擇的…就真的只是眼前這些了。

…以前你不能領悟到這點,是因為你忙著嗑藥吸毒,又瞎做白日夢來弄死你的意志,而且啊,之前你以為意志…你以為你的意志,就只能為了那些不能控制、不感興趣又沒意義的空洞願景而活~ 那別人叫你過的日子,別人叫你找的工作,還有別人尊敬你唾棄你的身份地位,再加上一堆雜七雜八的符號假象與假象背後的邋遢餘渣所湊成的狗屁願景。

而當你抱怨又反抗別人強植於你的種種時,你是否心知肚明…你是否敢面對真相,真相就是…就算他們沒規訓你去服從個什麼、成就個什麼,你難道就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想做什麼嗎? 算了吧!

…所以,你那時選擇不活,選擇不活的活著,怎麼死的也不知道。而現在,你選擇了活著的不活,選擇了絕望過頭了也覺得沒啥了不起的變相希望~ 落得是怎麼活著的也不知道。或許吧! 或許這就是成長吧! 20幾歲的人若看到40幾歲的人是這個樣兒,誰不想搞死自己啊!? 可40幾歲的人看著20幾歲的樣子,大概也只能一笑置之了。

成長過來了,就過來了,沒啥好留念也沒啥好後悔的。而終究成長、垂老、未來…無論如何選或如何不選,都逃不了的,但若要為了選擇而選擇,所以選擇逃避的話,那就帶勁地逃吧!

如果你選擇了生活,選擇了未來……一樣帶勁地逃吧!

“…Choose your future. Choose life… But why would I want to do a thing like that? I chose not to choose life. I chose somethin’ else. And the reasons? There are no reasons. Who needs reasons when you’ve got heroin?” Trainspotting (1996)

“… Choose watching history repeat itself. Choose the slow reconciliation towards what you can get, rather than what you always hoped for. Settle for less and keep a brave face on it. Choose disappointment and choose losing the ones you love, then as they fall from view, a piece of you dies with them until you can see that one day in the future, piece by piece, they will all be gone and there’ll be nothing left of you to call alive or dead. Choose your future, Veronika. Choose life.” T2 Trainspotting (2017)


 

Rumble Fish  (鬥魚,1983;dir. Francis Ford Coppola )

 

沒想到今年會重看這部電影。柯波拉的「鬥魚」是國中時最愛的電影之一。國中時代除了租錄影帶之外,觀賞電影的另一管道是第四台的一些電影頻道。那時HBO首播了柯恩兄弟的「巴頓芬克」以及「鬥魚」,看過一次就愛上了! 全然不知為何…明明覺得這些電影很奇怪,但這竟能令當年甚為無知的我沉迷於中;那時真的還太小,對藝術形式不甚理解,卻似乎已在懵懵憧憧之中,覺得可從這兩部電影得到『共鳴』~ 一種不為人知又無法表達的孤立感,突然之間透過電影找到了”知音”,現在想來都覺得挻詫異的啊!

( 繼續閱讀 )

 

記得鬥魚有一次在HBO重播的時段,正好是我要出門去參加國中畢業旅行的清早,那時還想說如果沒參加畢業旅行的話,那麼今天不但不用上學,還可以獨自一人痛快地再看一次鬥魚耶! 沒想到後來就都沒有機會再看到這部電影了! 真的! 怎麼可能,正好20年!!!!????!!!!!

所以昨天看的時候,哇~ 記憶的落差感好明顯。今日看來鬥魚是很鮮明,並且明顯/刻意的復古~80復50的風格化電影,其實也具有YA電影的路線,劇情的流程更是向法國新浪潮致敬的小品/小敘述格局,還有什麼咧Rusty James!? 這真的是刻意到不行的名字啊! 而接下來強烈又特殊的配樂,還有各段取景…便一一勾出腦海中存有的褪色記憶…

於是理解到…小時候對於風格化、新浪潮、重機飛車黨文化…甚至對客串的Tom Waits與Dennis Hopper都不怎認識的時候,觀賞這部電影的心態,是在觀看另一世界的現實~ 米基洛克的對白,他的樣態,麥特狄倫的表情,戴安娜蓮恩的學校制服,遊樂場的環境,鬥魚的色彩…對我來說都是真實的,不儘不帶譬喻比擬,甚至不具藝術性~ 貼切地說,就是『透明』的。

更甚的是,在我的記憶…甚至是夢境之中,常常出現類似米基洛克騎摩托車到海邊的橋段,但早就忘了這是鬥魚的片尾,更忘了他的角色在片中發生了什麼事~ 記憶之中的鬥魚這部電影,時序、意義與拍攝風格,全都倒錯失真了,但它竟就這樣安然地,甜美地成為記憶的一部份。

所以,就算劇情、角色方面對我來說不是那麼地吸引人,但是電影本身蘊涵著一些難以形容,並且極具魔力、魅惑力的元素~ 像是步調、紋理、時間感,或是其特殊的質感與”靈性”,因此,觀影過程…甚至是觀影記憶,便變得相當獨特,相當如夢似幻,並且甚是美好。「鬥魚」對我來說是這樣的一部電影。

最後來聽一下原聲帶~ 由警察合唱團的鼓手Stewart Copeland所製作:

 


 

Jean-Pierre Melville 特輯

 

關於電影,關於”cinéma“,我喜歡費里尼,我喜歡楚浮,喜歡黑澤明,喜歡楊德昌…喜歡的很多啊…但是,說到梅爾維爾就不一樣了,不是喜歡,而是相信…

所以…我相信梅爾維爾~ I believe in Jean-Pierre Melville~

 

1. Bob le flambeur 賭徒鮑伯 (1956)

 

10幾年前只有稍看前面,片子就壞掉,後來就一直沒看。。。超後悔的啊! 因為跟想像中的梅爾維爾不太一樣。

賭徒鮑伯是梅爾維爾的第一部黑色經典,本以為就像是Jules DassinRIFIFI這樣的調調,結果……賭徒鮑伯比楚浮與高達更早採用新浪潮手法,前30分鐘根本是原汁原味法國新浪潮電影啊!!

電影一開始,就可以體會到一種獨特的「時間感」~ 好多的腳步,好多的小細節…

( 繼續閱讀 )

 

看了很舒服,寬敞的街,溫暖的房間,吵雜的小酒館……很多很多可給人喘息的空間,就硬漢版的Vivre sa vie吧!

慢慢的,隨著鏡頭,你會融入鮑伯的一舉一動,你的眼睛會跟上他的步伐,接下來,你進入到他的公寓,讀讀他正讀著的紙條,進入到房間,脫下西裝…

你進入了鮑伯的生活之中…

接下來,你跟著經歷一連串凡常的小事件,並且透過對話,透過鮑伯與其他角色的互動,你了解到鮑伯的過去,還有他的為人,他的職業,他的犯罪頭腦,他的細膩之處…以及他的原則…與信念。這部電影不會以一兩個情緒性、煽情又老套的方式,來展現什麼叫做「義氣」,你得一步步觀察,一步步了解,透過事情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去拼湊出鮑伯與他身邊各個人物的面向。

好厲害,而且做得這麼多,鏡頭這麼精細、這麼創新,甚至人性的刻畫都如此精準、有深度,但電影的題材卻還不是什麼宏偉的史詩鉅作,也不是哲理的、藝術電影的調調,就是部簡單、率性的黑幫犯罪電影,就是個關於賭徒、小偷、舞女、條子的故事。

賭徒鮑伯前半段就是生活、人物的寫影,而且前半段是全然、徹底沉浸於角色們的生活之中,所以觀眾很難推算出後半段的內容為何,也可以想像「一起計畫來幹最後一票」這個梗鋪得有多深。

那到後半段,重點就放在他們的犯罪計畫,並且…真令人佩服啊!…同樣延續片頭你看到的那樣精細、極寫實的步調,你會跟著這群盜賊們一同做計畫,一同訓練,一同到處探探風頭,再一同做犯罪過程的演練;不急的,從頭走到尾,每一步驟都會仔細帶過。

所以我都覺得這個橋段,很像所謂的process writing~ 步驟寫作,或像是在寫說明書或是食譜教學一樣:首先準備的材料有什麼什麼,接下來做什麼,再來加什麼…最後結果是什麼。梅爾維爾的電影總是很有耐心地展現好一大段的步驟過程,不管觀眾會不會覺得無聊,他不會跳接穿插太多什麼,就讓你一次看個夠。感覺小布的『瞞天過海』絕對有借鑑於這部片啊!! 覺得Dogville也有可能偷學一兩步耶!

那看到最後,你已經「信服」了,你知道鮑伯可不是個一般的小混混,你了解他的個性,你清楚他的脾氣為何,你也知道他的計畫會成功,那就算失敗,你也相信他會全身而退,你甚至覺得他必定另有計謀。可是明明都知道了,你還是會緊張…甚至比看其他電影時更緊張! 萬一不是這樣呢? 或者,你會更加期待,期待鮑伯會突然說出什麼驚人之語。因為你相信鮑伯,你相信梅爾維爾。

結局相當精湛,不是八股的剌激技倆,而是讓你覺得挻痛快的。

雖不像楚浮的四百擊那樣深植人心,但真的很好看,很紮實,是部獨樹一格又成功捕捉其時代精神的老電影、好電影、美好電影。

對於電影製作、創作有興趣的讀者,強烈建議觀看此片,並且可以去找一些相關的影評、論文來研究一下。由於只想捕捉觀看時最初始、最raw的感受,所以這裡寫的記述不會太精細~ 一些技術上、攝影技術、劇本結構的探討就都省略了,但是賭徒鮑伯真的可以再分析很多,也值得任何電影迷花時間去細細品嚐…


 

2. Le deuxième souffle 第二口氣 (1966)

 

梅爾維爾早期的黑色/犯罪電影經典,個人會說至少有三部,首先是精緻細膩的賭徒鮑伯,再來是這部「第二口氣」以及帥哥Belmondo主演的手指人 “Le doulos” ←這部十幾年前就看過了。

那麼說到「第二口氣」…竟然有160分鐘長!!!!! 而且步調比其他梅爾維爾的犯罪電影都來得要緩慢,一樣很多小細節,角色的心路歷程變化一一精準呈現~ 很小敘述,執迷於小敘述,非常執著,怎樣也不想挪用好萊塢的八股劇情架構。

此片關於黑色電影的精髓一點也不缺,但相當忠於冷硬派的冷硬感,甚至可能忠於黑色小說的書寫步調,因此感官剌激方面少之又少,簡單說就是…酷到沒觀眾,哈!

( 繼續閱讀 )

 

除非你是梅爾維爾的狂熱信徒~ 比吳宇森更迷梅爾維爾,或著你是研究這類電影的研究員,否則我應該不會推,建議先惡補別的,這部留最後有時間(太閒)再看。明明是梅爾維爾,卻看到頻頻打瞌睡,去年看不完,今年看完根本是吃錯藥加奇蹟啦!  

不過,我可不是在以委婉的語氣責備這部電影的不是,Le deuxième souffle還是一部很厲害的經典作品! 劇本太讚,Lino Ventura酷到沒朋友,而且每一個角色的演繹都相當出色 (梅爾維爾電影會有不稱職的演員嗎? 沒有),但是你要等很久很久,才會看到精彩到起笑的公路搶劫橋段。

然後個人很喜歡片頭的字幕設計,字體相當典雅,一點也不像老片的設計感,搭上所使用的逃獄場景,穿越樹林又跳上火車…啊好愛電影啊! 好愛這種不像一般電影的電影…


 

 3. Le Cercle rouge 紅(1970)

 

1967年亞蘭德倫獨挑大樑的獨行殺手 (Le Samouraï),1969的影子軍團,1970的紅圈~ 當做三部曲看~~ 過癮死了!! 當然氛圍都是「酷到沒朋友」&「性格到死」的境界。

這三部電影在十幾年前看過幾次,獨行殺手每過一段時間就會拿出來溫習一下,紅圈與影子軍團則是隔了至少十年才重看的。

如果獨行殺手是極簡冷調的單色畫,那麼紅圈是由四種不同色調所組成的大色塊抽象畫。四個鮮明的角色,四條支線,最後聚合在一起成為一個圓…

( 繼續閱讀 )

 

亞蘭德倫所飾的Corey在假釋出獄前的夜晚,透過獄監接下了一個搶劫高級珠寶店的案子,另一個逃獄成功的囚犯Vogel,幸運地逃過警方的封境搜查,並且Corey與Vogel在巧合與機緣之下救了彼此一命,隨後他們倆不但成為了好友,還計畫一同執行Corey的搶劫案。

這時,他們還需要一位傑出的狙擊手來執行任務,唯一人選即為退休警員Jansen;Yves Montand把Jansen這個角色詮釋得極為完美~ 一個飽受酒癮摧殘的病人,是如何步步轉化成為精銳的槍手,冷靜地執行任務。

好巧不巧,追緝Vogel的警探Mattei和Jansen曾是熟識,Mattei也不是個普通角色,他有他自己的一套原則,對於犯罪的了解與計謀的運用,可絕對不輸冷靜沉著的Corey,同時Mattei對官僚也沒啥好感,然後每天回家就是餵他的一群寵物貓……

所以,他們都不是典型的官兵與強盜,故事內容也不是刻板的官兵追強盜~ 每一個人都有每一個人的性情與故事,並且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面向,不同的其他身份…而逃獄、緝兇、復仇、酒癮…不同的行動,不同的位置,不同的立場,不同的痛苦與折磨,各番的差異,各番的衝突與契合,看似散離,卻一點一滴地凝聚,逐漸構成一個血色紅圈…

最後,這個圓畫得好,也畫得很有意思…

個人覺得紅圈這部電影出色之處,在於故事線、敘述與角色塑造的「俐落」:一次說四個人的故事,一開始採用公路電影的基調,展現(1)Mattei追(2)Vogel,(2)Vogel在路上遇見(3)Corey,而(3)的出現立即打亂(1)與(2)的關係。接下來,(2)與(3),又需要(4)Jansen,(4)的加入又改變了(2)與(3)的關係。然而這時有一伏筆出現,(1)與(4)也是一個組合,那麼(1)何時要與(3)正面對峙呢!?>這樣的人物關係與劇情發展,若被炫技又匠氣的電影導演來處理的話,必會把一個好好的故事弄得歪七扭八的,然而我們看酷派祖師梅爾維爾,就統整得相當圓滑流暢,並且不失他一貫的風格。

然而,我覺得那是因為…這樣的組合,這些偶然的邂逅,無法預測又無法避免的聚散,在導演的領悟之下,不是數理的,不是文字語言的,不是形構的,也不是複雜紛亂的,而是玄哲的,是生活的,是頗具意涵的,是深奧的,是神秘的,也是簡單並且具有美感的。

有許多道理都是這樣子的,要領悟並不難,只是愈容易領悟的,反而愈難領悟到~ 你無法相信它的簡單,無法相信只需一個簡單的圓圈,就可以涵括世間無盡永恆的幻變…

___


 

4. L’armée des ombres 影子軍團(1969)

 

L’armée des ombres,Army of Shadows,影子軍團,顧名思義。此片理應是梅爾維爾影迷心目中完成度最高的鉅作,其格局、劇本、攝影、角色的設定與演繹,與已經很傑出很經典的賭徒鮑伯 ,或者最為出名的獨行殺手相比,確實都還要再高出一個層級。

然而,它不是一部黑幫犯罪電影,也不能說是一部典型的戰爭電影。

影子軍團一詞所指涉的,是二戰時代法國反抗軍的情報組織幹員,而影子軍團這部電影,所敘說的即是這些幹員的故事,內容著重於詳述其任務的執行,以及每個一個幹員所承受的各番煎熬。

這些幹員人數不多,他們沒有真實姓名,連家人都不知他們加入了反抗軍,而他們懂得偽裝,懂得變換身份,懂得走暗路,懂得融入群眾之中不被查覺。不止如此,所有的任務都是地下的、隱密的,並且是極度危險的~ 就算沒有經驗也得跳傘,就算透過潛水艇驚險離開,也有可能就在步行於路上的瞬間就被逮捕…

對他們而言似乎死亡已變得沒什麼,何時、如何、為何而死則已升華成為一個個存在主義式的問題。不像戰場上的軍隊一樣,享有功績、勛章、報導與英雄式的敬仰,沒有人知道這群幹員的貢獻,他們就像是影子、幽魂一樣。更甚的是,在無邊無垠的暗夜之中,在無盡的黑暗時代之中,他們幾近全然的隱形,毫無蹤跡。

但如果沒有他們,國家可能早就滅亡,白晝與光明恐怕難能再現。

就如Louis Malle所執導的「童年再見」取材於其親身經歷,梅爾維爾的影子軍團也有類似的情形。雖然影子軍團的劇本改編自 Joseph Kessel的小說(詳見維基介紹),但梅爾維爾本人年輕時便曾加入反抗軍組織,所以對於反抗軍的活動,對於當時的氛圍,是相當瞭若指掌的,他的認知不是純然二手的,也不是僅透過(各種被美化過的)電影與小說來體會的。這樣的電影,就是不一樣,不是嗎?

個人相當敬愛這部電影的原因,在於它絕對不玩弄什麼愛國主義的技倆,顯性隱性的都不搞,而且納粹反抗軍兩者都不刻意強調,所以關於時代、國家與戰爭的狀況,全由人物與一連串事件來一一展現。並且此片的精神,落在對於一個個不同的幹員,一個個不同的人生的記述;每個人都是不同的,而每個人都是重要的,不論身份、地位,每個人不論做得多做得少,不論是否背叛了,是否犧牲了,都是重要的,並值得用心去理解的,更值得得到公平、詳細並且觀維多元的記錄~ 他們的故事必須被述說,被聆聽,並流傳下去。

重點是,如此電影的拍攝,與觀眾的觀看、聆聽與思考,是別有意義的,為的是延續那麼一個信念。這樣的精神,我覺得就已是對抗、消滅任何極權主義的一大利器。並且,影子軍團這部電影的內涵,並不會因為少了意識型態的操弄,少了易懂的劇情與娛樂的效果,就成了全然空無、消極、絕望又艱澀難懂的。

並且個人認為…此片還是有以自己的方式,定義出所謂的「榮耀」是為何物,而那是無法以權力、暴力、階位,以及統治者獨斷的命令來賦于的,而同時此片所呈現的各番關於戰爭、極權的殘酷暴戾面,是寫實、紮實的,也是內斂、沉著的。

不玩任何符號的把戲,不暗渡愛國主義,不挪揄政治醜態,不煽動民心,不賣弄情緒張力,再以絕不妥協的執著,忠於自己的信念與美學,拍出一部依然(甚至更為)精彩、雋永的經典電影。與少數幾位導演一樣,梅爾維爾做到了。這讓我明白到…原來好電影,好創作,還是可以這樣呈現的~ 事實、真相與信念並不難表達,問題在於你到底有沒有事實,有沒有真相與信念可說…

然後,影子軍團作為一部電影,如同大衛林區、費里尼的作品一樣,同樣具有一股難喻的魅惑力…

有好多令人難忘的橋段啊! 像是女幹員Mathilde為了營救同伴,偽裝成為納粹的醫療團隊~ Mathilde突然板起嚴肅、冷傲的表情,以流暢的談吐與納粹官兵們交涉,這一幕每一環節都看得好緊張,會不會被揭穿? 會不會被揭穿? 成功進入軍營內之後,她突然看到牆上的通緝犯名單,上面印著組長Gerbier的照片,表情驟變成為驚嚇;之後她得知同伴已被拷打得奄奄一息,人就快斷氣了,所以軍營的人不核準(假造的)移監令命,任務即將失敗,她還是繼續演好原本那冷血的角色,跟醫官交談後比出希特勒萬歲的手勢,便成功離開了軍營,在回程車上她的神情令人難忘…

還有Lino Ventura所飾的Gerbier,這是個非常經典的電影角色,看過這部電影之後,再看幾百部電影,你也不會因此忘了Gerbier:Gerbier是獨一無二的~無可取代的。Gerbier被逮捕後與一群陌生人關在地牢裡,他們有意無意地圍成一個大圓圈,Gerbier從口袋裡拿出一包煙,他拿給旁邊的人,然後就一個一個地傳下去,你看到每一個不同的人,表情、動作、神態都不同,每個人都拿到了可能是人生中最後的一根煙,每個人處理的方式不同,有的要留著,有的立馬點來抽一口,除了Gerbier,煙分到最後沒有他的份了。這段拍得超棒的~

接下來他們被送到室內靶場(刑場),德軍命令他們要先往前跑,跑向前方盡頭的出口(是有點高度的窗口),然後當他們起跑後,機關槍才會開始掃射,逃得出去就撿回一命不再追趕…如果逃得出去的話。

一聲令下,大家紛紛往前衝跑,Gerbier卻留在原地,他開始遲疑了…直到軍官以手槍射向他的腳,他才被動地跑了起來…這時突然一聲爆炸,頓時黑濛的煙幔湧起,他有點失去方向,但很快發現出口有人丟下一條繩子,他馬上抓著繩子逃出靶場,原來是他的同伴來救他了。

就是這一段!

從第一次到最近一次看影子軍團,這些畫面,這些人的表情,都深深烙刻心頭,特別是那一陣黑煙…

已故的名影評Roger Ebert為此片撰述了一篇相當精湛的介紹。他在文章中提到「這不是一部戰爭電影」~ (摘自原文) “This is not a war film. It is about a state of mind.” 。我想他的意思是,這部電影的重點是在人心、思緒的刻畫:一個傀儡政權,一個表達上妥協於外來暴政的國家,一個暗地在策動革命的組織…身處於這樣的窘境之中,一個個拋棄/失去原有生活、原有身份的人,是為了什麼在奮抗,而他們不是萬能無敵的,他們無時不刻都在與自身的恐懼、痛苦與迷惘對峙…

此外,Ebert最後也提到:『(略譯) 梅爾維爾說過,約在1940年時反抗軍全員約僅600多人,他們大部份大都死於酷刑之下,包括Jean Moulin在內,他便是影子軍團之中首領Jean-François Jardie的原型。如原著小說作者Kessel所述:他已被拷打得無法言語,其中一位蓋世太堡軍官Klaus Barbie便遞給他一張紙,上面寫說「你是Jean Moulins嗎?」Moulin看了看之後,只是把紙上Moulins的s給劃掉。』(此段摘錄的文章來源:http://www.rogerebert.com/reviews/great-movie-army-of-shadows-1969)

 

寫完四部梅爾維爾電影的記事,突然發現,好的電影,喜歡的電影,經典的電影作品…你永遠有無限精力去回想,去轉述,去談論,去思索、想像很多很多。就算聽聞別人把這些電影當做故事一樣述說,聽了也覺得很生動,很真實,很扣人心弦。小時候常聽家長與哥哥姐姐們就這樣隨口說說電影的情節,像是希區考克的「鳥」、「第三集中營」的地道脫逃、「黑雨」裡面的停車場追殺場景…

電影不該只有人進了影院盯著銀幕看(或呆呆被銀幕盯著),才叫做電影,更不該拿著手機目不轉睛地像個僵屍般無神地直視著,就叫看電影的新方式。電影該被期待,被想像,被思索,被討論,再被轉化成其他的記述形式,與各種不同的演繹版本,而承受得了各種五花八門的變體的流轉~ 具有這等”韌性”的電影作品,理應同樣被重視為佳作。

故事與想像,紀錄與思維,透過影像科技,投映在我們腦海裡,這才叫電影。投映在銀幕布簾上,唯獨感官的剌激,暫時穿剌、麻痹、幻惑、震懾了觀者的知覺,這不是電影,而是像是電影的商品吧! 對一個相信梅爾維爾的人而言,或許這商品真的太光鮮,也廉價了! 

 


而以下兩部日韓劇集,皆突破了戲劇形式的固有格局,並且因此把故事說得更好,把角色詮釋得更為奪目出色。

 

비밀의 숲 秘密森林 (韓國tvN電視台播映的劇集,2017;編劇:李秀妍,導演:安吉鎬)

 

比起tvN開台10周年的紀念劇集Signal 信號 (시그널, 2016),今年的「秘密森林」才是完全抓住我的心啊! 此片比其他廣受好評的同類型韓劇,還要更加孤傲一些,根本完完全全照著自己的步調在演進,並且走得完美,走得精細,難怪有人會說比起韓劇,秘密森林更像美劇、英劇的層次,我覺得都不輸印象中的一些經典美劇了…

( 繼續閱讀 )

 

其實本該如此的~ 本來就應該是故事的內容決定敘述的架構與手法,也應該是演員本身的理解與詮釋,來決定角色的性格與張力,而不是為了收視率,為了關注度、觀眾的味口與置入性行銷的商機,來形塑每一集的格局。

而秘密森林,故事背景乍聽好像沒什麼特別之處,主要是以一則詭異的兇殺案為始,接下來觀眾會隨著辦案人員的腳步,漸漸走入一座充滿秘密的森林,並一一揭發檢調貪汙與政商勾結的層層內幕。雖然連我家老人都嫌韓劇關於政商黑幕的梗已經看到膩了(也真的是如此啦),但秘密森林的表達內涵與呈現的方式,還是相當與眾不同的。

個人非常享受劇中破案過程的精細展現,而這部戲的破案與追蹤,倒不著重於什麼命案現場、科學辦案、微物跡證這些物理的面向,而是人,人心,人的黑暗面,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質疑、異化與相互傷害…所以某方面而言,簡直是人心、人情、善與惡的CSI啊!

秘密森林的演員陣容是完美的,不輸賣座鉅片或經典電影的規格 ~ 男女主角都是影帝影后,演技發揮不受限,毫無匠氣,角色設定也很靈活,一點也不八股;曹承佑這次根本是開二檔的魯夫啊! 這一定是他目前小螢幕的代表作了,不然咧! 他所飾的黃始木檢察官,怎麼說,也不是正經、嚴肅可以形容的,因為…具有情感認知辨別障礙,因而自身情緒表情的展現,以及對他人這方面的認知判斷,便是缺乏的,哇這要怎麼演…所以網路上才有所謂的面癱演技、教材等級演技的關鍵字出現啊!

但除了冷靜過火的分析狂黃始木之外,還有流暢率性的裴斗娜所飾的警官韓汝珍,做為黃始木的對照組;韓警官很通情達理,擅於關心與溝通,但又不落於感情用事。而再來,還有李浚赫的徐檢查官,是個滑頭欠揍的奸詐小人,其實他的角色是有些隱隱的喜感與諷剌意味的。

之前在常去的臉書粉專上面,讀到一些關於此片的背景介紹,其中提到片中一些角色,很有可能是現實之中某些人物的影射,固然現實之中的政商黑暗內幕,必是龐大又腐敗得難以想像…想像,現在你懂得如何學著想像,學著如何思考,學著如何應對了~ 通過極高完成度的劇本,與獨一無二的精湛演技…而不是老想著要娛樂你、服侍你、討好你,再頻頻暗示你買一堆你所不要的熱門商品…更不是那你天天看,看到覺得睡醒過來,就進入無止境工商服務時間的~私房楚門秀……


 

東京女子図鑑 (日本Amazon Prime播映的網路劇集,2016;編劇:タナダユキ、黒澤久子;導演:タナダユキ;改編自東京カレンダー網站的同名連載小說)

 

好厲害耶這部。其實最近幾年呢,除了宮藤官九郎的作品以外,平時就都不怎關心日劇了,頂多偶爾試看幾集on檔的名劇,或追一些有意思的深夜劇 (麻吉們饒了我吧! 別再跟我說勇者義彥了啦!!!!!!!),但是這部以網路劇形式推出的「東京女子図鑑」,哇驚艷啊! 真是令人佩服得五體投地…劇本之內涵,敘述形式的新鮮感,角色的詮釋…就是喜歡這種充滿巧思又不花俏做作的好作品。

每一集的長度應該不超過30分鐘,但每一短短20幾分鐘,就是一個章回、一個成長階段,一陣諷喻,與一椿美夢成真…或幻滅。 所以如果連續看個三四集的話,會發現哇賽~ 跳好快啊! 連續劇演個十幾集才會有的進展,在40分鐘內就做到了!

( 繼續閱讀 )

 

不止如此,此劇還擅用從微觀至宏觀的各種不同意象,不同設定~ 像是時間、城市、街區、服裝造型、職業、身份地位、社會價值、國家現況…甚至是服裝品牌,與所邂逅的各個男人~ 來象徵女主角的一步步變化。

更厲害的是,在劇中來來去去的角色人物,有時還會像被探訪一樣,直接對著鏡頭說述著關於工作、生活、愛情、婚姻、育兒、社會的種種,而內容不外乎是一些相當一針見血的寫實剖析。

由水川麻美所飾的女主角綾,每一集都在蛻變,並且每一集的不同面相,其實都是現實中許多女人的寫照,而且是相當寫實、紮實…甚至有些血淋淋的刻畫。不斷不斷的蛻變,不斷不斷地追求改變,不斷不斷往上爬,不斷不息的欲望…為的都是什麼?

結局的最後一幕真是精彩,一瞬刻一個鏡頭,呼應了每一集、每一幕的說述…

東京、予約のとれないレストラン、代理店の彼氏、やりがいのある仕事、六本木ヒルズ、バージンシネマのレイトショー、一泊二日の箱根旅行、ハリー・ウインストンの婚約指輪、幸せな結婚……人生をコンプリートするアイテム

東京をゲームの舞台に選んだ女たちは、ロールプレイングの主人公となって、そのゲームをコンプリートするためのアイテムを集めてきました。

(以上摘錄自劇中對白)

當你人生的定位,僅能是一種角色的扮演,那麼你的生活固然就會順應著某一劇本,某一舞台來演出,而角色的意志,角色的需求,角色的表達與角色的存在價值,也皆將透過舞台上各番物化的意象,以及劇本中的一套既定符號系統來形塑。

意象愈狹隘愈好演,符號愈平面愈好控制…這樣才會愈來愈多人演,這樣隨便一個人都可以演得好。

因此,女人,變成了一個必須扮演的角色;東京,是最佳的舞台;幸福,有標準定型稿劇本;人生…因而脫離了真實。而欲望,則是推動角色步伐與劇情演進的唯一力量…因為唯有欲望,還能留在這場鬧劇之中嬉戲…因為唯有欲望的空洞,能夠推動空洞…

沉浮於中,僅有追求,僅有服從,不知前因後果地扮演著被分配的角色,最後你不可能不被掏空…就算痛哭流涕地說著美滿幸福…你也會錯亂得不知自己到底在演什麼…

小從口袋裡的零錢、包包、口紅、經過的街道與吃飯的地方,大從婚姻、職涯與生活的願景…到最後一切一切的存在,皆僅變成了一層層薄弱的表象~ 虛假,空泛…卻皆美得令人迷煞…

而你…是否意識到自己身處一場戲之中!? 無論眼前這虛實不分的造景表象,是美得有多殘酷?

在你狠脫戲服罷演之前 ( 想到Agnès VardaCléo de 5 à 7 ),還會有多少次? 還會有多少次明明都因為被接受、被看視、被羨慕而感到安穩了,卻突然被一股濃烈的空虛感侵蝕,使你的目光又再落至另一個別人身上…

但其實在電視螢幕前看著東京女子図鑑的我們,早就生活在這麼一個無處不是舞台的荒謬世代了! 所以,假若不得不演的話,至少也得選你要的劇本,僱用你要的攝影師,與你的導演溝通,好好認識與你共事的陣容卡司…

在你決定罷演之前……


 

Get Out ( 逃出絕命鎮,2017;dir. Jordan Peele )

 

耶使!! 這正是我最喜歡的電影類型啦! 互文、影射、與拼貼翻玩的元素多到簡直是神經質的程度,而且一方面變態腦燒,另一方面卻又簡單明瞭、尖酸諷剌、並符合時事~ 甚至包涵”不能說” 的歷史典故。

然後就不介紹劇情了,直接跳至一些與電影相關的聯想與記事:

Get Out 雖說極具原創性,但就像嘻哈一樣,此片非常懂得萃取、融合一些已知的電影元素,而其中,跟變腦(Being John Malkovich)的 “互文” 是最明顯的,像是主角找到照片的小門,心理醫師根本就Catherine Keener(變腦的Maxine)演的,彷佛是變腦的”外傳”一般…

( 繼續閱讀 )

 

當然Get out與毒鑰(The Skeleton Key)許多方面有些呼應,同時筆者我也看到一些向借用其他電影的元素,例如超完美嬌妻(The Stepford Wives)~改造成為符合社會規範的白人人妻、 赤色追緝令(Les Rivières Pourpres)~ 納粹的人體改造用在短跑選手,還有恐怖旅舍(Hostel)~人奴競標…等等。而且…還覺得男主角Daniel Kaluuya曾經演過的英劇黑鏡S1E2之中,與他對戲的女主角形象(長相、身高、髮型…etc)上也頗像Get Out之中的女友。

那我也逕自想起Nas在他自己的紀錄片之中提到的~ 美國的非裔族群,透過電視被洗腦……

再繼續回想,欣賞逃出絕命鎮時最先找到的 “彩蛋”, 是女主角老家牆上的那些運動員照片。因為…那些照片皆100%符合桑塔格解析納粹/法西斯式構圖的研究,也就是她批判Leni Riefenstahl創作手法的”Fascinating Fascism“一文(中文版收錄於土星座下:桑塔格論七位思想藝術大師,可以去翻翻看)。

不止如此,女主角老爸一邊介紹照片一邊對男主角述說的言詞,多少也透露出法西斯主義的思維模式~ 按捺不住地說述著體格、種族、雄性魅力的神格化…所以接下來就聯想到赤色追緝令那些關於人體改造的梗了。

不過當女主角老爸在做賓果(競標)時,由於一直比劃簡單的數字與手語…加上他白鬍+黑粗框眼鏡的造型,就有些像小熊隊的梅登教練(大誤啊),於是這段我看得一直出戲~ 是在比棒球暗號嗎? 他們是要做打代跑戰術了嗎XD 看電影老是這樣分心是不行的啊~!

除此之外,逃出絕命鎮之中有很多小細節都在跟影史的經典電影致敬,看到國外的文章提到像「鬼哭神嚎」(The Amityville Horror) 的經典台詞,就是”Get Out!”,「月光光心慌慌」(Halloween)的場景也有所借用,希區考克的「驚魂記」(Psycho)之中Norman Bates的標本,活死人之夜( Night of the Living Dead)的結局,唐納蘇德蘭演的「變體人」(Invasion of the Body Snatchers),還有發條橙 (A Clockwork Orange)片中出現的『厭惡療法』(Aversion therapy)…好多好多啊!

p.s. ↑不覺得這個特寫也很有梗嗎?

當然,這部電影如此具有吸引力與說服力,絕不只因為它一連串流暢的拼湊剪貼。其實啊…其中有一大塊拼圖,便是在向一部 “史詩級超級電影鉅作” 用力地致敬,可是你們都沒發現是哪部吼!?

答案就是…就是現實…比電影還電影的現實,還有歷史~ 真實存在的環境,還有真實發生過的事情~ 就是你身處於中卻全然沒發現的”無盡電影”。

所以觀眾的觀後感必然會有歧見~ 沒遇過類似的事的人,覺得電影只是電影罷了,那都是劇情安排的,看是剌激、創意還是沒被打動,反正電影看完就沒事了。反之遇過類似事情的人,會覺得…唉! 電影終究只是電影罷了,現實中遇到的都比這可怕多了!! 要脫困就靠一個囉嗦的肥宅麻吉? 真要指望他的話,乾脆規畫投胎行程嘍!

說到現實…我跟我高中老友~那位神通廣大的淘氣阿丹,就曾經一同經歷過『逃出麥當當』的真實事件~ 誤闖國界邊鄉的荒涼小鎮 = 聽說是90年代北美西岸一處新納粹組織的據點(其實比較像是蠻窮困的inner city),只是去路邊的麥當當買個吃的就差點出事,幸好丹反應夠快,立馬拉我離開。我們應該是遇到一群…絕命鎮的粗漢,而他們對於眼前的礙眼物,似乎正伺機要做些「處理」…不妙!

哪怕只是短暫的幾分鐘,親身的經歷會讓你覺得,那種衝擊感吼…比較可信的揣測是~ 他們早有一套對付眼中所謂 “雜種人” 與 “外來人” 的SOP~ 是有組織性的哦! 像公式、條規一樣在執行的,並且應是長年透過社區聚會與變相的宗教活動來教唆、感化,再加上窮鄉僻野的,生活環境都很封閉,群眾的素質與思維便很容易操控…

後來有在HBO的影集「無間警探」,看到了一些類似的情境與人物刻畫~ 蠻逼真的…再來才是逃出絕命鎮;一般電影的話,就都差得遠嘍!

結論是…對於世界、社會、人與人之間的認知之多寡,或認知有多真實、切實,這有時是攸關著性命安危的!

記得阿丹說過:(略述) 在他們眼中,不一樣就是不對,而且他們一丁點的不對也要計較,所以就算我膚色對了,性向對了,但只要一丁點的”不對”,像是穿著不對,髮型不對,剌青不對,口音不對,住址不對…他們就全都要不顧一切地撲過來了,可是! 他們到底是什麼鬼東西啊!? 你看看他們那個樣子!? 這種鬼地方是人住的嗎? 人怎麼落得這等悲慘的模樣!?

不過那鬼地方終究是他們的地盤,而只有回到城裡,我們才能恢復正常的身份:人類。

所以…塊陶啊!

逃出絕命鎮,你絕不能說它只是勝在懂得將一堆舊東西重新拼湊,或許你不關心它的議題,但許多其他的觀者,是需要這方面的認知…或共鳴的。而這方面的共鳴,我覺得這部電影呈現得相當精準,相當寫實,卻又不失諷喻可笑之處,不簡單哦Jordan Peele!


 

The Lost City of Z ( 失落之城Z,2017;dir. James Gray )

 

很優美的一部傳記電影。雖有殊多冒險、探索蠻荒的橋段,但電影整體而言是定調於呈現探險家個人的心路歷程,或許因此此片不能硬歸類為商業動作電影,但以藝術電影的觀維來欣賞的話,失落之城Z卻又甚是通俗易懂的,不過易懂之餘也不算膚淺,終究是有所深度的一部佳作…

( 繼續閱讀 )

 

劇情不取巧也不會太複雜(喜歡導演的處理方式),算是平鋪直述地展演出探險家Percy Fawcett的三段亞馬遜叢林探險,並且電影的流程一直很有耐心地描繪他的動機,他的心境轉變,與他週遭的人的不同心態。其中對於人物、心態的刻畫,是極為出色的~ 不論是正是惡,是對是錯,每一個人都有他/她自己的故事~ 特別是一個個不同的人,面對陌生未知的叢林時,心境是如何改變(被幻惑)的,到底來此是探索、征服或是逃避? 叢林又意寓著什麼? 失落的黃金之城Z是否存在? 如何存在? 這方面此片構述得很具說服力。

此外,對於亞馬遜叢林的視覺呈現,從風景到部族生活的各番細節,覺得都做得相當精緻,也不會有偏頗特定族群、特定文化思想的謬誤。並且在精細之餘,失落之城Z又有自己獨有的步調與風格手法,這部電影也讓我好好地認識了負責攝影的Darius Khondji~ 好多個人十分喜歡的電影皆是他的攝影作品啊!

飾演Percy的男主角 “河南哥” Charlie Hunnam 已經看很多年了~ 影集「混亂之子」算是他的代表作品,但現在應該沒人會反對將失落之城Z視為Hunnam的巔峰之作了! 不過…哎呀…我私自覺得他的演技還有一些些改善的空間,或許可以再純熟一點,再圓滑一點,但我不是專業人士所以說的也不一定對,然而會有這種感覺,可能是因為怕丁生Robert Pattinson的綠葉配角反而更具張力,他其實戲份滿重的。奇怪耶! Pattinson從2014年的「絕命正義」(The Rover)以來連續飾演了不少效果極佳的綠葉角色,真不錯哦! 而且這次連Sienna Miller也好像突然找到演技之魂的樣子;其實她在「摩天樓」之中就表現得很出色了,可惜那不是一部好電影啊!

最後,雖然我承認我沒看得很投入(又度咕了吼),這種類型的電影也不能說是我的菜,但是記得電影看完後,當晚睡夢中都還留有片中一幕幕優雅的情境,就有一種矇矓的餘韻,讓人倍感恬靜…

 


溫馨小提示:以下進入黑天鵝前傳模式,嘿嘿~~ 

 

Étoile ( 星光迷亂/天鵝之死 Ballet ,1989;dir. Peter Del Monte )

 

珍尼佛康納麗好美啊~~她一直都很美啊! 從「四海兄弟」 (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的小女孩,「魔王迷宮」(Labyrinth) 的少女,到後來的「極光追殺令」(Dark City)←片子其實很好看啊! 以及「噩夢輓歌」(Requiem for a Dream)…她不曾不美過啊! 其實現在40幾歲還是很美的。

那在這次看的”Étoile”之中,她固然美炸,而且美得很性格~ 80年代流行的濃眉、低沉的嗓音、率性(也有些中性)的牛仔褲打扮,但穿上芭蕾舞裙之後,又全然像似變了身一般地…當然『變身』是此片的核心主題嘍! 

( 繼續閱讀 )

 

神秘、典雅卻同時散發著80年代風情的”Étoile”,場景設於匈牙利,但由於主角的設定皆是美國來的外客,所以對話還是以英文會話為主。其實電影的劇情、懸疑感與奇幻成份都挻豐富的。此片以身份、變身、自我等等概念為故事的中樞,揭露一段跨越時空、次元、真假與夢實交織的奇談。

然而微妙的是,片中有很多點子你們聽了一定也不會覺得陌生:一開始女主角Claire內向、焦慮並且不確定自己舞技夠不夠好;Claire頻被錯認為另一位知名舞伶Natalie,而Natalie多年前被車撞死;Claire常有虛實不分的幻覺,並漸漸的以為自己真的是Nataile;Claire得到的part是天鵝湖裏面的白天鵝與黑天鵝~一人需分飾兩角;Claire在練舞過程中一支受不明神秘力量的召喚,漸漸產生雙重人格,也漸漸忘卻自己原本的身份,她變得像是唯獨存在於舞台上的舞伶,著魔地跳著她的舞步…

個人覺得此片的題材很有趣,整體而言是挻有趣的片子,但呈現的格局不大,就是一部少女奇幻電影,搭配魔王迷宮看好像還不錯! 那除了女主角漂亮之外,取景的畫面都不錯的~布達佩斯是個很典雅優美的城市啊! 甚至一些分不清是人還是鬼魅的配角,著裝造型也都挻華麗的。

所以…”Étoile”還保有童話故事的清澈奇幻感(與隨之而來荒唐感),而另一部主題與一些細節稍有雷同之處的近年作品,是走懸疑驚悚、(略為)魔幻寫實與精神病理相關的路線,相較之下就是極具野心的詮釋了……


 

パーフェクトブルー ( Perfect Blue 藍色恐懼 ,1998;dir. 今敏 Satoshi Kon )

 

很精彩的電影,但我也只抽出其中一個面向來記述。

就架構、敘述與製作的嚴謹度而言,個人認為「藍色恐懼」理應是動畫電影史上的「經典中的經典」,然而此片的精湛之處,可不是只憑這樣簡單幾句讚許就能帶過。撇除處理得宜的多線性&泛開放性敘述結構,藍色恐懼依然有其玄奇之處。

為什麼會有至少三個不同的未麻(的人格)呢? 是夢?是劇情的設定?都是,但我覺得不止如此。

思索起來…深感偶像崇拜的原理相當奧妙,而「藍色恐懼」算是相當精準地演繹出從偶像產業…以致人之想像、慾望與迷失的各般寫實面與黑暗面…

 // 本段繼續閱讀 //

 

先來想像一下………

當一個偶像明星曝光於觀眾面前時,他/她便會在受之驚艷的觀眾眼中與腦海之中,印上了一個「複印」(注意:這是自創詞),這個複印像是圖畫,像是攝影,像是紙娃娃,也可以像是真人,說不定像是雙峰第三季提到的「幻人」(見:tulpa/ निर्मित),又說不定不是;有的複印會留在觀眾的腦海中許久,甚至還會像種子一樣,於想像的沃土之中冒出新芽,長出一個似有生命,又有自主行動力的「複體」(注意:這是自創詞)。

之後,複體會在一些觀眾的想像境域之中來去穿梭,扮演各種角色~ 有時是愛人(類似”夢女”情節吧),有時是友人,有時是不同的人格,或自己的化身/分身,有時又是仇敵,有時是神者,有時是怪物…有時只是一個如人偶般的玩具,或是如棋子般的道具。不止如此,有時簡短的對白,會萌生成為情境,情境又萌生成為世界,世界再吞噬另一個世界…無終無盡地循環下去。

然後,觀眾再看到同樣的偶像明星,又再複印一次;再次的複印可以是破壞性的,也可以使印記愈來愈深,種子愈來愈多。然而,無論是破懷或增生,想像力皆會愈來愈活躍(甚至活躍到很痛苦的程度),想像與真實之間的距離愈來愈迷失,慾望愈來愈強烈~ 接下來,再使得透過消費、購物等等 “儀式性”的複印,也愈來愈具支配性…愈漸走火入魔。

…漸漸地,偶像明星本身也愈來愈進化,愈來愈神格化、美化、客體化…愈來愈失真…愈來愈脫序…愈漸崩裂…以致失控。加上幕後經紀人、廠商無盡的貪婪,一切構成一則惡性循環…一個無邊無底的黑暗深淵。

微妙的是…觀眾會把偶像明星這些片面印象式的、媒體產物的、想像的複體,就當做是真的。就是一種「執念」吧! 想像的快感/滿足感、恐懼、逃避、空虛、性格扭曲…等等,皆是誤信為真的依據之一,然而資訊的不足,加上媒體的操作,是更為有力的影響力。

因此,每個人腦海中都有了一個未麻,每個人腦海中的未麻不一定相同,可是每個人都相信自己腦海中的未麻,才是最真實最正確的版本…這原本都沒有問題的,崇拜與想像都是個人的自由啊!

直到想像、幻覺的力量,溢越了常理判斷的基準線,進而支配了現實感…甚至支配了偶像明星本身的現實感。而這,就是藍色恐懼的核心主題…之一。

(後來校訂這幾段時,我有個新疑問:那個COPY的想像複體或幻人啊…不是人們理性思考的產物,而是慾望吧,性慾與內在空虛所織緯而成的幻影。不止是性幻想的幻想…不止是性的性…然後處於一個性別極不平等的社會時…)

 

當然藍色恐懼所探討的不止如此。一個個未麻的分身,不僅被當做 “真的”,還當做是 “我的” 、”我的唯一”,因而衝突矛盾更為劇烈。最為放大、最為膨脹、最為盲目又情緒化的欲望投射,可說是偶像產業最大收益的根據,實為荒謬可悲,卻早已是常態~ 常態的謬錯。

然而,我覺得最有意思的是…片中不止未麻的粉絲(私生飯),或是經紀人心中存在一個個活靈活現的未麻複體,就連未麻本人也有類似的複體! 一個扮演著自己的自己。扮演出來的自己,跟扮演著自己的自己,要界定兩者之別,絕非口說的那般容易,而且哪個才是”原版”呢?

好妙啊! 從這角度為出發點再重新看一次藍色恐懼,感覺片中突然又冒出許多未曾發覺的跡象,像是時序、對話的小細節,而這部電影真的值得一看再看,只是,對我來說未麻上演強暴戲的橋段,沒辦法再看一次了,明明是動畫,卻比真人的演出還寫實、強烈。觀點、角度的跳接也處理得相當完美。那到底一切是演繹的、借位的,還是真的? 假戲真做了? 依電影本身的結構與視野來說,我看是不會找到確切答案的,而站在任何一位女演員的立場,也深感無論是真是假,都會帶來極大的煎熬。所以,也想到了「控訴」The Accused  (1988) 這部電影中的一些橋段…

總而言之,「藍色恐懼」劇情的解讀方式相當多元,只要不要有太誇張的紕漏,基本上網路查得到的影評與心得所說的,大都具相當的參考性。那在此我比較著重在某個角度或某些「寓意」的思索,並僅僅淺談一些比較少人提出的看法,也就是偶像與觀眾之間所構成的一種…一種泛似「仿象」的原理。類似的原理,依稀於一些關於「穆赫蘭大道」的評論之中讀到過,但確切的篇章名稱記不得了! 不過我覺得這類的解析,還是今敏詮釋得較有條理,又遊刃有餘。

 

…現實、真實是什麼? 地圖上的地標方位,是否比你腳下的地標所在地更為真實?  虛構的Disneyland終究成真了,而如今都是Dismaland的世代了呢!

所以…你明明沒去過原宿,但你的SNS更新說你去過了原宿,那你會不會就此承認、認定、以為你真的去過了原宿? 或者說,SNS的更新比你真的去過哪裡,更是真實呢?

我們的意識,我們的身軀,與環境中大量的資訊符號激流,這三者的關係,可以說就像是賽車手(意識)、車子(身軀)、與道路(激流)的關係。

所以,繫好你的安全帶了,並且在發動車子前,看看後照鏡,確認一下……

…「私は本物だよ

 


好,聊超過一半了。那到這裡,就算是個分界點。

「藍色恐懼 」的記述,就像走至陸地邊緣,腳趾頭稍微碰到沖向沙灘的海浪,而分界點的另一端是一片無垠深海…

上述的各部電影,無論如何怪奇,無論如何令人傾迷,無論表達與影射的種種,是多麼貼切現實與歷史的各番面向,終究…它們皆只會安然地留在銀幕/螢幕內的世界,與你之間相隔一張電影票,幾排座椅,幾頁的札記,和幾夜的幻夢相映…

但以下的電影……

…請自己看。

 

那現在我們就短暫進入『被卡夫卡轟炸的100種方法』的大腦爆漿模式:p

 

カフカ田舎医者
(鄉村醫生,松竹出品短篇動畫,2007;
改編自法蘭茲卡夫卡 Franz Kafka 短篇故事”Ein Landarzt” ,1917)

 

先這樣想吧…如果靈魂被刀劃開一道傷口,那麼所流溢的鮮血,便是思維、想像、記憶與夢。

當傷口感染併發敗血症,想像頓時就會變成為妄想,夢變成為惡夢,記憶成為創傷記憶,思維成為矛盾、錯亂的執念…

只是想想吧……就如同殊多天賦異稟的作家,卡夫卡是這方面的醫療專家,而與其說治療,倒不如說他享受專注於執行手術的過程…或者他無從選擇,這是他的天職…

( 繼續閱讀 )

 

part 1:

今年被不少電影與文學作品給轟炸到超驚呆的(哈不是本來就很呆了嗎),每一次轟完都得放空好幾天才能重回思緒的正常軌道。其中細閱卡夫卡的「鄉村醫生」的過程 (新舊兩種英譯版都有看),是效率最神速的~ 短短幾頁,字句簡明,讀完也才花個20分鐘或半小時吧! 就被轟得體無完膚了! 好吧再回頭重看一次,依然…哇靠到底看了什麼鬼啊!! 在筆記中記下的是:彷彿一糊血紅腦漿炸開各種古怪的情景寫影←連文法都不太對勁啊!

就像標題一樣,開場的橋段真不知道有什麼特別的,反而很像童話故事一樣,但你感覺得到主角(鄉間老醫生)急促、鮮明又有點喋喋不休的語氣,一點也不童話,一點也不1917,彷彿他就在你面前大聲嘮叨著~ 原來文字對白也有「音量」的耶!

應該很多人跟我一樣,就是一聽到什麼、看到什麼的瞬間,腦海中的「模擬畫面」就跑得很快很精細,有時甚至有些過火,有時幾乎是種泛似聯覺效應的狀態。

所以…就算沒去過某某友人的家,聽他們的形容描述時,腦海之中竟就會有一個完整的家中場景,或者是就算沒看過某某人的家人或朋友,但腦海中也會浮現他們的長相,當然這些模擬畫面雖然逼真,但通常都不是真的~沒到有預知能力的程度啦! 此外有時聽到一個聲音、音符或歌曲,腦海也會浮現一種/幾種特定的色彩,還有看某段故事,甚至只是看到某件衣裳,就突然覺得同時「看見」了某股氣味…

或許這樣的能力用來閱讀小說故事很好吧!? 不一定哦,反而很容易覺得厭煩…如果故事很普通的話。也或許因此,一些超現實主義的、科幻的、魔幻寫實的、奇幻的故事基理,會比較引起我的興趣,因為忠於這些小說故事來腦中造景的話,景觀會很奇特,也會常有短路、遇到挑戰的時候。但其實…久了還是會膩。

倒是卡夫卡…如果他是我的朋友,又給我看了這些未發表的手稿內容,我應該會先往他臉上打一巴掌,一定要給他巴下去!! 耍我啊! 之後再讚嘆他的厲害~ 大概是個LSAT會考滿分的可怕傢伙吧!

鄉村醫生…令我頻頻步向思緒的「阡陌」或「岐路」,因而很詭異地,在難以理解的狀況之下,閱讀過程之中產生了幾乎共時的不同想像:同時演兩幕戲,或一幕兩個版本,不是子母畫面,是同時融合的,我也搞不懂怎麼成立的,只能說想像不是平面的。

對啊!! 怎麼可能在找馬時,突然又出現豬舍,怎麼又說豬舍是他們家的,這”動線”好像不對! (動線錯誤聯想到庫柏力克的鬼店!) 可是又好像沒問題耶!

但是先看到豬舍時,腦海中已經造景完成,回頭思索時(畢竟閱讀是可以隨時停頓又倒帶/快轉的),造景又修正成為另一個版本,但原先的版本總是更為深刻。所以除了幾乎共時而岔出兩個不同的想像,還得反覆來回修整想像的細節…

想像與理解,頓然間變得像是頭瞎了眼的牛一般,不自主地被迫牽在無邊無盡的農田裏到處行走,到處轉彎,一下子走向一個岔路,一下子又得回頭…哞~~! 抗議啊! 但腳下的步伐,已不是我所能控制的了…

就這樣來來回回之中,不知不覺地閱讀已與老醫生的觀維同步,然後他掀開了病人的床單,發現病人腰邊有一個洞,看得到洞內的血肉與層層皮下組織,而且洞裏有好幾隻蟲在鑽動,蟲的頭是白色的…!!!!! 他還說頭是白色的!!! 尖叫到掉書啊!

故事讀到此才真真正正開始意識到不對勁,這故事真的怪怪的!

好吧再倒帶回去思索,原來每次的 “第一個版本” 都是對的,作者就是這麼寫的,不是我看錯的,真的突然出現了豬舍,醫生真的被脫光了衣服關在病人的臥房裏(一開始想說脫光不合理,所以就又想像出脫外套的情景來修正),而且窗外真的有一群兒童合唱團在唱著奇怪的歌曲,說得好像是里長叫來幫忙的,但仔細想想這也很不合理不是嗎!?

不合理的事原來可以透過語言敘述而變得理所當然!!! 而且可以說得天衣無縫啊!

所以,卡夫卡就是用一種”簡直在聊天”的凡常口吻,說述了一個個不可能成立的幻境場景,沒有炫技,沒有玄奇,每個字都好樸實,但就是這樣才可怕! 這樣讀者才會上當,這樣才是這些幻境的真貌。沒錯,這跟一般所知(或是刻板印象)的超現實主義,可大有差別了!!

所以呢…知幻怎能稱得上幻,知幻之幻,莫過於是椿椿把戲罷了,只是高帽子飛出鴿子又蹦出小白兔的魔術表演吧! 但在卡夫卡的世界之中,我們才是那些笨鴿傻兔啊!

看完這則短篇小說之後,感想是~真想要有個什麼「幻想錄像機」之類的機器,把剛才腦中浮現的各種怪奇畫面捕捉下來! 實在是太怪了,主要是產生畫面的方式也很怪,不同的畫面竟也可以同時展演。

當然我也從中觀察到,我們的想像固然是有慣性的,會直覺反應地試圖將不合理、斷序與謬錯的事物,給調整為合乎情理的,而調整的基準恐怕就是經驗與邏輯方面的見解了! 只是…原本的不合理的思維…至少在我的case,也都會安然留下來不會消除的,而這不一定是壞事,也不一定是好事。

是啊…或許吧! …思維一點也不自由,想像一點也不自由…就像是鄉村醫生給人普遍的結論,老醫生一直被迫面對種種突如其來的謬境,他沒有選擇,要衝要逃,全任由當下情境所擺佈。但說得出這等不自由,能笑看這般不自由…本身其實是種自由,至少能說得挻自由的…

而像在影片、電影的欣賞過程,上述的延伸想像、聯想,就較難於觀看影像的同時產生,電影作品也很難如此呈現(但終有此類的實例吧),也或許如此我們才會說「腦補」吧! 看劇看電影時,多半是事後有所餘裕時,再於腦海之中補綴出延伸的版本啊~

然而,產生想像及意義分岐的現象,應可說是許多人都會有的一種思維機制,說是造成緩衝、防禦,也可以說會造成傷害,要看情況,而這其實也間接說明了下一部要介紹的電影”Come and See”之中男主角的處境。

part 2:

卡夫卡的鄉村醫生有被拍成一部相當不錯的動畫作品,由繪本畫家山村浩二所執導。內容很精緻哦! 並且相當忠於原著,忠誠地幾乎字字句句如實演繹,並且還是有摻入一些創新的元素。

而透過動畫來理解這則故事,還是很具挑戰性啊! 你同樣沒能輕易看出虛實之間的破綻~ 或許在動畫的領域,連真實也只是一種魔法了! 所以,你同樣會如似「夢遊」一般,隨而如實似幻地經歷各種詭譎謬異的情景…

強推這部動畫作品,劇情與風格不該再解釋太多了,有空來瞧瞧吧!

 

Part 2.222225 其他的相關筆記:

個人認為…這篇故事以及卡夫卡其他的作品,雖然強烈地影射了其所處的環境,與其所生所長的文化、族群與時代~或許對你我而言皆是陌生、疏離,甚至是古怪、歪曲的…但是…透過這些故事你可能會漸漸發現…對我們而言,真正陌生、疏離的,是人性真跡與現實真面目吧! 是的,正是在你我面前人性,也正是構成你我生活的現實啊! 最陌生的都近在眼前的! 這等面向若能開始有所理解與省悟,卡夫卡的作品便會頓然變得透澈…甚至是透澈到嚇人了哦…

可是…不管是個人獨斷的聯想,或是學術的評析,鄉村醫生這一則故事都是無解的。它是個完美的無解故事。它不難懂,但總之是無解,無解沒有什麼難懂的,反正無解,小學生的算術式子有時也會遇到的~此題無解。因而我與許多人的意見一致,鄉村醫生應該就是卡夫卡寫過最為完整的短篇故事了!

此外,不覺得卡夫卡很body horror又很柯能堡嗎!? 鄉村醫生看完後過了幾天,我也突然想起柯能堡的Videodrome,一樣是肚子開一個洞,但寓意與玄奇程度相較之下就淺顯得多了,哈原來卡夫卡早了70幾年玩超現實body horror啊!

界於虛與實之間的破綻裂痕,在他人的小說故事之中,或許是不存在的,也或許是可以洞見,再跨越、超越並昇華的…

可是在卡夫卡的世界之中,你始始終終將於那破綻裂痕之中無盡地墜落,無盡、無助、無奈地於中哭笑不得地…過活。

然後,同樣的這個星球,同樣脈絡的歷史,同樣的書本,同樣的官僚,同樣的謬誤,同樣的焦慮,同樣的夢境,同樣的虛無與無奈…整整100年後的2017年,你也在同樣的世界之中…哭笑不得地過活…但很多時候…你只願稱之為夢遊

所以注意了,當深夜鈴噹響起時,準沒好事的……

___


 

The Trial ( 審判,1962;dir. Orson Welles )

 

我的天,太讚了這電影。這裡就可以不用再介紹卡夫卡的原著了;文學有文學的陳述架構,對話的交錯與空間感的操控可以精細到不可理喻,這方面卡夫卡實在是厲害到嚇人! 要細讀他的東西,大概要先學會心理認知的『花式浮潛』啊! 一下深一下淺,一下轉圈圈一下蝶式速游…而且一瞬間換氣沒換好,就會缺氧頭昏。

但無論如何,文學的格局是不能照實轉譯至電影語言、鏡頭語言的,反之亦然,就如籃球規則無法適用於棒球一樣。

而歐森威爾斯,他媽的真是太天才了。「審判」開始時Anthony Perkins所飾的男主角 (對,你沒看錯,就是希區考克「驚魂記」之中的死變態安東尼柏金斯!)…他的一舉一動,他與警探們的行走動線、屋房的格局,對話的內容…都拿來跟原著對照的話,你可以明顯看出歐森威爾斯的改編有多出色。他完全融會貫通了這則故事的各番面向,然後不被原著的步調(是很有魔力的步調)所制約住,並且歐森威爾斯更懂得有條不紊地拮取其意寓、精髓之處,轉換為符合所設定的時空情境的表演…

( 繼續閱讀 #readmore )

 

是啊,還是很喋喋不休,還是怪誕荒謬,但不會像原著一樣…那麼地『密集』(緊湊) 吧! 乍感好像話說到都快吐了! 且又荒謬到…稍有分心就覺得前後快接銜不上,而角色手上的錶、大衣的造型等等細節就毋須特寫了,說書者的敘事角度也改成鏡頭角度了,還有佈景、表情什麼的,也都是電影自己的東西,有自己的性格與靈魂,不是原著的仿造物。

男主角Josef K. 在房間與警探對峙的這場戲,空間動線的流暢度與設計巧思~ 真是看得令人嘆為觀止…而且明明只有黑白灰三種非色彩,卻看得比彩色更”出色”~ 哇~~!!!

更甚的是,明明是部60年代的電影~ 1962啊!!! 而且還是黑白電影,你卻完全看不出哪裡有過時或者匠氣、老套的地方。空間感媲美當代的抽象幾何藝術 (截圖截到手軟),還有每一個角色的形象~包括消沉的酒家女Jeanne Moreau (R.I.P~再會了夏日美人),神秘誘人的Romy Schenider,傲慢的大律師…全都鮮明又極為到位。這卡司真不是蓋的。

接下來還有那些「不能被知道是座迷宮的迷宮」、「不能被知道是夢境的夢境」、「不能被知道是現實的現實」…等等一段段巧妙意象,加上Anthony Perkins極具說服力的詮釋,看到最後的結局,果真會為觀眾帶來一記重擊般的震撼~ 對我而言電影的結局反而比原著更加犀利…

 

超喜歡這幾個場景的~~

顯然,大衛林區「橡皮頭」的造景與描敘手法,離不開這部電影(與原著)的影響力。只是橡皮頭的『工業感』是略趨風格化的,並也有自己的靈魂與表達意念,故事內容則是偏向美式生活的夢魘寫影。

而在歐森威爾斯的「審判」之中,裸露的鋼架,走不完的暗道與鐵梯,一排排無盡的資料,高不見頂的大門與天花板,法庭的室內格局…全都設計得無比出色! 彷彿空間是角色的一員,而且空間還很有戲的!

不止如此,不同的場景與格局,其實都還有所影涉,例如~ 官僚系統的腐敗、律法的暴戾、語言溝通的隔閡,權力的無所不在,無法脫逃的謬象,現實感的愈趨崩解…而在符號意象的影涉之外,還有一層更大的影涉,像是~ 二戰之前的生活光景、猶太人的文化風俗…總之就是不停、不停地指涉下去,直到影涉到你我的時代,你我現實生活,接下來它還不會停,還會再轉往他處繼續影涉下去…

不停地…就如夢映現著實,實的背影拖曳著一串無盡的夢一般…

查閱維基時,有看到介紹說歐森威爾斯個人非常滿意這部作品的成就,但片子剛發行時沒得到影評的青睞。或許他年輕時所拍的「大國民」對影評、觀眾以至整個電影工業(特別是美國)的發展歷史,皆帶來了無比的震撼與影響力,但歐森威爾斯的才華根本不僅於此啊! 換個角度來看(其實是很主觀的角度),「審判」的格局與完成度,甚至是其犀利的虛無感,根本可以把大國民的rosebud當鳥話一句吧哈哈!!

歐森威爾斯的「審判」絕對強推,看這部之後所帶來的莫大啟發,絕對媲美三年前初看「恐懼的代價」(就是Henri-Georges Clouzot 的”The Wages of Fear”) 時的感受。好電影果然不一樣,啥屁話也改變不了它的好(我快屁完了啦),過譽的電影在發行的當下是很難被精準地審析的,因為媒體的話權與話術已多少被片商跟資方所滲透。

1962年耶! 如果歐森威爾斯現在還是個30幾歲的年輕傢伙,真無法想像他會如何屌打當今一個個被封作為神的…的”未來庸材”導演們呢!

可惜,就像他在自己的另一部傑作「歷劫佳人」( Touch of Evil ,1958年;同推) 之中,對客串的Marlene Dietrich所說的一樣:It’s either the candy or the hootch. ~ 不是爆食症就是酒癮,逐漸毀了才華洋溢的他。

那之後的重拍版本在高中時有看過,就雙峰的Cooper (Kyle MacLachlan)所主演的,這部就弱弱的。

個人建議可以完全跳過原著的考究,直接好好地享受這部精緻又流暢,黑暗卻又鮮明,如夢似幻卻又俐落諷剌現實的經典電影~~!

___


 

Come and See 
( 見證/自己去看 Иди и смотри, Idi i smotri;Ідзі і глядзі, Idzi i hlyadzi ,1985,dir.  Elem Klimov )

 

這是一部重要的電影,但是也是一部被忽視的電影,因而依舊像是部無人知曉的電影一般~

只是看過的人甚少會說…這畢竟只是一齣戲劇。

 

諷剌的是,這就如暴力、邪惡與戰爭 ~ 明明討論是必須的,是重要的,

但是也是被忽視的,因而它們依舊是無所不在,無盡無息…

並容易被稱為…政客與政客之間所搬演的一場場戲。

 

一邊是這麼一部討論暴力、邪惡與戰爭的電影,另一邊是暴力、邪惡與戰爭本身,

在兩者之間,身為觀眾的我築起了一座橋樑,一座不完整、不甚穩固又危險的橋樑,

而正要從一邊通往另一邊的…是火焰。

就如靈魂,就如語言,是生命,也同時是毀滅的火焰。

 

火焰是否會在燒光橋樑後抵達目的地,點燃啟發與省思?

火焰是否連我僅存一丁點的希望也要滅盡?

收起天真的自信,

瞧瞧我的背後依舊是古老的暴力、邪惡與戰爭,

而眼前的電影,一幕幕在腦海中揮之不去…

 

Elem Klimov這部關於二戰期間白羅斯的電影,片名取得真好,引述自啟示錄

“And when he had opened the fourth seal, I heard the voice of the fourth beast say, Come and see! And I looked, and behold a pale horse: and his name that sat on him was Death, and Hell followed with him. And power was given unto them over the fourth part of the earth, to kill with sword, and with hunger, and with death, and with the beasts of the earth.”

 

所以,come and see,來看吧!

你自己看。

 

只是…你與你所見之間,將不會有平穩的橋樑,不再有適時的緩衝,不會有一層層綺麗得失真的形容譬喻。這樣直接、赤裸裸的電影語言與表達形式,不是不可能,而是不易被接受,也不易做得成功出色,但它成立了,幾近完美地被創造出來了。因此,自己看,但請小心。

必須先說…Come and See絕對不是一部畫面很血腥的電影~ 極為殘酷,但不血腥~ 而且它具有極強的幽靈性,同時卻能有條不紊地表達出相當強烈、真切的議題。

 

甚至,它縱有些許劇情使然的高低起伏,卻沒有過多外加的、加油添醋的表達型式,也沒有太多玩味、刻意的象徵寓意,連藝術質感也削減到僅單純做為敘述的輔助劑。以事件的記敘與詮釋,來活化事件的意寓與影響力,這本身就已是一項藝術,所以何需藝術感的加綴!?

 

所以Come and See就像是…剛脫殼的真實…因而思索稍較敏銳的人,必難逃其無止盡的魂縈

 

以下是片中幾段令人難忘的場景 (含劇透請慎入):

1) …沙土裡挖出的一把槍,決定了男孩Florya的命運

還分不清嬉戲與現實的Florya,找到真正的槍,於是他要上真正的戰場了,他覺得這表示他長大了! 他要玩真的、大的官兵捉強盜遊戲,於是天真的Florya便沉醉在一股能為國家奮戰的使命感、光榮感之中。

情緒高昂的Florya加入了游擊軍隊,期盼能趕緊上場戰,奈何一位老兵鞋子壞掉,隊長命令Florya脫下鞋子給老兵穿,Florya就在命令下失去參戰機會,留守營地,失望透頂。在此,我們漸漸觀察到,Florya並不是特別聰明,與營地另一稍年長的女孩Glasha應對時,更感覺得出他不是那麼的能言善道,卻總能以簡短的表情、沒頭沒尾的話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而且Glasha笑他也笑,Glasha哭他也哭,卻不知為什麼跟著笑,為什麼跟著哭,又為什麼剩自己還在哭…

 

2) 渡過沼澤

敵軍來襲,Florya與Glasha設法脫逃,Florya自信滿滿地帶Glasha回老家的村落去,相信媽媽與妹妹會給他們安穩的避難所。但只見房子空無一人,Florya開始推理…哦牛奶還在桌上,牛奶是溫的! 那人應該在附近。於是他們喝起桌上的牛奶,但Glasha一喝就吐,因為牛奶已經發臭了,溫熱是因為腐敗發酵所致,可Florya依舊喝得很勤。接下來Florya說媽媽他們一定去沼澤另一端的小島避難了,於是他又精神百倍地帶著Glasha跑出屋外,跑向沼澤;覺得不對勁的Glasha回頭一看,一大排的死屍散落屋外牆角,她嚇得大叫,可是Florya卻一直向前跑,一直跑,一直跑,絕不回頭,一直跑…”媽媽跟妹妹在等我們了!” 邊跑邊告訴自己。

接下來他們跳入沼澤勉強前進,在沼澤中沉沉浮浮的,終於,Florya忍受不住了,他崩潰了,開始慘烈地大聲哀號,彷彿是沼澤在拉他的身體讓他疼痛,不,是他再也無法堅持下去了。跟在後面的Glasha抵達島上時,激動地跟Florya說人都已經死了,她看見了,都死了,但Florya不願相信,還發狂地攻擊Glasha…Glasha跟其他前來的人群說訴事情的經過,這時Florya已經停止思考,表情錯愕,全然失神…

電影前半段算蠻踏實緩和的,不會有太過難以承受的表達,但沼澤這一段相當強烈,還有Florya倚在牛上的那一幕也令人難忘。

3) 納粹的大屠殺

一開始德軍攻佔村落時,做的是很刻板的戶口登記工作,而你會查覺村民都很單純,很容易就聽信命令:報戶口,排隊,依照指示與動線行走~ 彷彿他們對於系統化的動作有種無法抵拒的服從性。他們甚至很習慣被嘲弄,習慣迎合欺辱他們的人。反之,已經逃離過幾個村莊的Florya知道事情不對勁,不斷向村民們大喊”別聽他們的,他們要殺你們了!” 但卻無人理會。指揮官表情肅殺威嚴,小兵們則大多嬉皮笑臉的…一切看來合理正常,直到村民們全被關進了教堂…

德軍說~ 要逃可以逃,就從氣窗爬出來 (看到這兒我想到剛提到的影子軍團),但是教堂裡面人太多,許多都攜家帶眷的,無法分離,這時無親無故的Florya一股腦地往氣窗爬,使勁地逃了出來,卻也逃不了外面更多官兵的看守,於是就這樣不知所措地留在教堂外遊蕩。

接下來他見證了村落的大屠殺。官兵依然嬉皮笑臉的…灑著汽油,發號施令。這時你開始隨著Florya一起聽見一陣陣地慘叫,再來看見教堂燃起熊熊大火,升起層層黑煙,一陣陣地慘叫再度響起。最可怕的,是慘叫停息時…你不知叫聲何時會永遠停息。

這一橋段的運鏡超經典的…幾乎一氣呵成,你看著Florya所看的,又回頭看著Florya的表情…然後還有官兵的反應…你沒辦法只留在螢幕外,你變得跟著無助,跟著驚恐,跟著飽受折磨,跟著不知所措…

現在回想起來,還是會頭皮發麻,好可怕…

 

…不知所措,完全不知接下來會如何被處置的Florya,被幾個嬉鬧的官兵抓了過來,他們以手槍指著Florya的頭,讓他跪下,官兵在其後方排排站,擺出pose,另一人拿著相機按下快門…快門取代了板機~ 拍照,到此一殺,這是德軍洋洋得意的戰利品。

我們觀眾全都站在相機所見的角度,看著不停發抖著的Florya…

Roger Ebert的影評(寫得很詳細)之中,Ebert先生提到,他猜想官兵們不殺Florya,可能覺得反正他已經弱小無助到沒有存在感,所以殺與不殺已不重要 (可能拍張照還比較有成就感,拍完了看誰想殺他就殺無所謂,不過德軍們在燒完教堂後便需趕路~還要去下一村莊”玩”,於是Florya逃過一劫)。

 

4) 令時間倒轉的槍火

Florya重新挖出原本撿來的那一把槍 (他在認清家人已被殺死時,倍感內疚,便把之前在沙坑撿到的槍給再埋入土裡了)。他看見掉在泥巴坑上的希特勒肖像,便開始使勁地開槍打希特勒的臉,但每射一槍,鏡頭便跳接到納粹大屠殺的相關新聞影片(完美的蒙太奇剪接應用,片中唯一不寫實的一段)。

不止如此,Florya每射一槍,影片資料發生的時間點便向前倒轉~ 從集中營中發現的一具具屍體,再看到殘弱的身軀被扶向前來,接下來被轟炸的屋房重組了回來,二戰的轟炸機開始倒退,回到希特勒的遊行,路上的孩子們向其敬禮,回到納粹剛崛起時,回到希特勒身為政客剛展露頭角時,回到希特勒年輕時,回到希特勒年幼,回到希特勒剛出生時…

這時Florya停止開槍。

箇中的意涵為何,請讀者與觀眾們自行思考了……

p.s. #2020年註解:最近讀過馮內果的Slaughterhouse-Five第五號屠宰場(1969),書中至少有三個點與「見證」這部電影有所呼應:給戰俘拍照的官兵、倒轉的戰爭紀錄片(是的有提到最後希特勒跟大家都回到小嬰兒的時候)、還有屠宰場園區內囚禁了一群來自白羅斯的女性俘虜。

這可以說是電影歷史上最不可思議的5分鐘(之一)。彷彿電影是把利刃,為混身病蠱的人類歷史開胸,卻只見一顆畸型、幾近腐壞的心臟,正無力地、掙扎地悸動著…千百年來一直是如此…

最後Florya跟上了游擊部隊,鏡頭跟上了Florya的隊伍,我們跟在隊伍後面,走入了森林,有時樹影讓我們又看不清隊伍,有時陽光又讓我們看得更清楚…

鏡頭轉向了天空,電影就在行軍的腳步之中結束…

 

關於此片目前就先說到這裡了。

其他附註:

太多的衝擊,太多的領悟與思索…太多了…是否當我發現Come and See這部電影時,情況就已經像Florya一開始那樣~在玩耍時意外發現了一支步槍……

( 繼續閱讀 )

 

真的…從來沒有一部電影,可以如此俐落地在思緒、記憶與信念之間,打上了一個結。或許是個解得開的結,但解開之後,這世界不會因此有所變化…要先明白到這點。

 

終究,Come and See提出了一個無法想像之龐大的問題~ 邪惡為何? 邪惡的誕生為何!? 在Roger Ebert的影評之中,他以”human evil”一詞來形容片中的納粹軍官,但我甚是懷疑…這世上有什麼邪惡不是來自於人類本身!?

當然這就得回到Florya對希特勒的肖象連續開槍的橋段去思考了。留給你們去想吧!

其他要提的還有…根據維基的記載,Come and See這部電影的編劇包括導演Elem Klimov以及Ales Adamovich~他很可能就是Florya的化身,劇本是由他十幾歲時參加游擊隊時所聽所聞所編湊而成的。情況跟剛剛上面談到的梅爾維爾的影子軍團有些相似。

 

而且,後來在Anex自己蒐藏的J. G. Ballard口袋書『J.G. Ballard: Quotes: Does the Future Have a Future?』之中,看到Ballard曾經說過他心目中戰爭電影之最,絕少不了Come and See,並且算得上史上最佳電影之一:The best war film (apart from the Japanese Fires on the Plain and The Burmese Harp) is Klimov’s Come and See, about Russian partisans. One of the twenty best films ever made. [S.F. Eye, 1991] (p121);見下圖倒數第二段粗體字部份。p.s. 文中Fires on the Plain指的是「野火」,Burmese Harp指的是「緬甸的豎琴」(1956),都是市川崑的作品。


應該不需多說,Ballard即為小說「太陽帝國」的原作者,小說中所描述的那位困在上海戰地的男孩,就是他自己的親身經歷所改編的,而他短暫流落於戰火與集中營時的年紀,似乎比Florya更為年輕…

那查閱其他觀影心得時,在討論串中看到有人說「這可能是唯一一部會給人帶來PTSD(創傷後症候)的電影」,也有人說電影看完後看了幾輪迪士尼卡通才稍能緩解。當然我自知自己是個膽子不怎大的人,可說實在的,還真沒想到他們講的一點也不誇張。

所以…有意了解此片的讀者們,請務必注意! 不是鬧著玩的,請斟酌觀賞~ 絕對慎入;普遍將電影欣賞視為娛樂、藝術賞析之觀眾,或對戰爭題材無感者,絕不適合觀賞此片。

#20190918 p.s. 本誌後來有幾篇文章與部電影的心得筆記有所呼應/延伸討論,包括:a)陰陽魔界第四季介紹到的一集”He’s Alive“,此段也提到雷奈的紀錄片「夜與霧」,另外還有 b) 高堡奇人閱讀記事。

後記:

看完Come and See之後,必定會反思自己國家所經歷過的種種,也無奈至今這個國家依舊只想囫圇吞棗地處理歷史創傷,更無奈自己與友人們,皆正處於一個對於暴戾終究是眼不見為淨的世代…不過不想再多說了,若真有什麼感慨與省悟,都留夢誌去談吧~ 都當做一場夢,或是鄉村老大夫的一趟夢遊經歷吧!

因為變成夢,才有醒過來的可能性。

詭異又可笑的是,後來因為雙峰第三季第1~2集實在太奇怪太腦燒了,才突然地轉移了我的思緒,就像是以毒攻毒一般,為看完Come and See之後那般難喻的毀滅性後座力,帶來了有效的緩解…

於是我…就去黑居所(Black Lodge)避避風頭了。

 


 

Twin Peaks 2017 (Season 3)  雙峰2017 (第三季)

( Showtime出品影集,2017 ;created by Mark Frost & David Lynch )

 

嗯,先不劇透太多(但還是會有微透的),大家就先親自體驗一下吧! 整季認真看完之後若覺得可以寫得更好就再來做補充。

雙峰第三季一開始的第一~二集,帶給我一種既『很雙峰』,又很Anexcursion-esque的超詭譎印象,然後我知道我在說什麼,也知道你們一定不知道我咧公蝦密!! 可是這正是除了我之外沒人會說的鬼東西~!

( 繼續閱讀 #readmore )

 

是的,首先,我會以調色來做個類比式的譬喻:

1) 暗如夜,深如血,一如往常。

以前第一、第二季以及與火同行的雙峰,Black Lodge (黑居所) 的紅布簾,色調是朱紅Vermilion與猩紅Scarlet的結合~ 很亮,紅中帶橙,如此的紅色,看似鮮明,若如紅火,卻是般褪色的暖亮,並有種過時的人工感。

而現在的第三季,紅布簾的色調顯然變了! 變成我愛調的那種洋紅色耶! 熟悉極了! 顏料方面就需要紅寶石(rubine) 、茜草(alizarin crimson)、喹吖啶酮洋紅/苺紅的結合…所以色澤更冷,更深如血,比紅…更紅。

這種介於苺紅與血紅之間的深紅色調,我一直覺得有其特殊的語言性…它正是沒有黑色的黑暗,神秘卻柔順,並具有莫名的幻惑力…也是更為林區式的鬼魅。

這兩種不同的紅色色調,可以說是火…與血的差別,或者是舊電視機色管,與新型液晶螢幕/數位攝影的差別,甚至是通俗、暖意,以及神秘、暴戾的差別~ 正如以前的雙峰,與2017年的雙峰,所給我留下的印象。

而其實,要從明亮的猩紅,調整成為冷冷的苺色血紅,你需要的,是加入一種偏冷、偏藍的深綠色,近似俗稱的翡翠色。

沒錯,接下來我要說的就是…~Twin Peaks is Emerald City~ 很喜歡從國外論壇看到的這句話:雙峰,其實就是綠野仙蹤的翡翠城,而第三季就是描述Cooper探員找到回家的路的童話故事,當然雙峰或是翡翠城,也象徵著Cooper靈魂與良知所需回歸之處。其實早在穆赫蘭大道前段的造景之中,就有刻意模仿電影版綠野仙蹤的線索了,到了雙峰第三季,似乎故事的脈絡亦多數向其致敬。

以上就是對雙峰第三季開頭時的粗略印象,這樣的解說雖有些”離奇”,但終究是一層層『工整到很搞笑的類比譬喻』,然而林區的世界之中,各種寓意表達的延伸、隱喻、擬態、影射、嘲諷、倒反、轉化……可就不只是這般搞笑的格局了,總之絕非常理判斷可及。

不過我也不能吊書袋寫教材教人如何理解、欣賞這套劇集啊!

看林區電影還只顧著把神秘給去神秘化,這就太不上道啦!

 

2) 林區太會說故事了,但我們太不懂得聆聽故事啊! 

看到第三季第六集後,深感通俗與神秘,溫暖與暴戾等等不同元素的交縱織合,可謂鋪陳得相當順暢,但真的不同了,尺度不同了,時代也不同了,所以駭人畫面都更敢呈現了…但看過早期大衛林區的短片的話,應該不會覺得真有那麼可怕啦! 反而會感覺…進步很多了呢!

因此看到第六集時,覺得若要簡單以一句話形容第三季的雙峰,就是…Let’s Rock 也就是雙峰的電影版前傳「雙峰:與火同行」(Twin Peaks: Fire Walk With Me) 之中所出現的神秘字樣。是的,要搭配與火同行的那個情境:殘惡、乖張與怪戾。

但是到了第八集…

哇靠~~~大衛林區真的玩真的了! 真的真的玩真的了! 玩真的又玩大的了!!! 厲害!

看完的反應是…呵呵呵……呵呵呵…呵呵…(癟四與大頭蛋上身)

第三季第八集真的太神奇了~~

會的,有一天我會來好好聊聊第八集的。

在那之前,請記得,大衛林區的電影,或是費里尼的鏡頭語言、卡夫卡的小說、波赫士的短篇故事、今敏的動畫…甚至是這裡的一些記事…其語言性、邏輯觀雖然都是完整的,但這些故事,這些電影,這些記述,與你所知的語言、文字、意義跟表達,是不太一樣的。

並且某方面而言它們都是相通的~ 彼此之間有小路、迷宮與暗門可以互通。

不懂第八集的話,可以像我一樣讀讀卡夫卡的鄉村醫生…訓練一下,不過後過自行負責,哈!!

下列場景都這樣暗示你了,能不讀嗎?美國哪裡有一間FBI辦公室,會在牆上公然掛一幅這麼大的卡夫卡肖象? 當然是暗示啊! 看完卡夫卡的一些經典作品後,你會發現從橡皮頭到最近一集的雙峰,都有各式各樣教科書、書評、字典與維基裡皆找不到的…Kafkaesque的靈活詮釋…

 

那改以”夢境語言”的角度來看的話…我覺得雙峰第三季都還有些奇幻、童趣、童話…與通俗劇的基理…所以…都還算仁慈了!

譬如影射邪惡是如何誕生的第八集,還是用恬靜小鎮、畸型生物、奇幻妖魂來做比擬與象徵。

 

第三季幾乎每集都會穿插一段Bang Bang Bar的現場表演,由知名樂團客串。蠻喜歡上面這段第五集的演出,後來在吾友WSP的介紹下聽了一些其中的演出者Dirty Beaches的專輯……啊覺得還好,不過偶爾還是會播來聽;片中這個Trouble的組合就真的超合我的味口啦!

 

目前最大牌也最精緻的客串演出,是電子老團Nine Inch Nails。呵呵呵原來不止我覺得主唱造型超有喬治麥可的fu~~ 重點是…歐耶~~!!!!!! 有妖嬈美麗的前吉他手Robin Finck耶!! 開心! 超有愛的吼吼吼~~~說到這個…以前買過一本滾石雜誌,逢林區的「驚狂」(Lost Highway)初發行時期,裡面就有篇文章說到NIN成員剛出道時,曾經只為了團員們可以聚在一起看最新一集的雙峰,就接了時段在雙峰之前的場子,這樣結束後不必散隊直接開電視趴,哈哈果真鐵粉啊!

 

3) Still making damn good coffee 

筆者我從小就很喜歡雙峰,大衛林區是第一個認識的電影導演,因為台視的廣告會強調”導演大衛林區”,那時我才大約知道什麼叫做導演。小時候也曾經假裝睡著又爬起來偷看大人在看雙峰,最近幾天才回憶起當年所見的影集片段,就是老醫生與探員在為Laura驗屍的橋段,所以大概只有看過第一~第二集的片段。

在80年代的台灣,幾乎凡是看到戲劇之中有屍體的畫面,就是很B級很Cult的恐怖片/鬼片居多,死人的特寫都很狼狽又都沒有美感的,但是Laura並不恐怖,而是神秘、詭譎,謎樣,玄奇的…甚至是科學的,有條理的,因此留下極深的印象。

然後,現在是網路世代了,所以雙峰第三季每一集播出之後,Reddit就會有至少2000多則的觀後感出爐。開玩笑,我當然是…真的從第1則看最後第2000多則,根本強迫症。但就算全部一一讀過了,也不會找到謎題的答案的! 因為根本沒有答案啊!

深感沒有謎底的謎,或就算兩三千人或兩三萬人來解也解不出的謎,依然是謎,這樣的謎,甚至是最純正最完整的謎呢!

懂一則謎並不代表解一則謎,解了一則謎也不一定就會懂所解的那則謎。覺得看林區電影不得不有這種覺悟吧!

然後要相信自己的直覺…我還是相信自己第一次看穆赫籣大道時的感覺:這應該是一部不自覺是meta-film的meta-film,所以筆者我總依稀覺得片中的角色們,全都是夢境/幻境之中來來去去的人物、來來去去的幻影,而他們不知自己是實是虛,是真是假。

如果是這樣子的話,覺得總是比較能想通吧! 但如此看來,根本從橡皮頭到內陸帝國,再到每一季的雙峰,全部都會是互通的! 而且會跟其他的電影、小說、故事互通,角色們都可以調度來調度去的…

所以,Betty不是Diane的想像,他們全都是想像的幻影,只是是誰想出來的,你不會找到答案的。

並且,這些角色人物,還會被調動去不同的次元,繼續不同的演繹,並且有一組處於演繹場景之外的中控人員,可以假扮任何化身,可以隨時穿梭於中,可以隨時抽離… 有點像夢境版的「花都魅影」(即卡霍的Holy Motors)。

但到底誰是夢出這些夢境的人,又到底誰是幻想出這些角色的幻想者…這就…

 

4) But who is the dreamer?

雙峰第三季第11集與第14集個人很喜歡。第11集很有人情味,第14集則稍解釋了劇中FBI的秘密代號『藍玫瑰』的由來:Tammy探員提到所謂”幻人” Tulpa (निर्मित)的概念~ 乍感這與藍色恐懼(甚至是今敏的所有作品)很有關係。

並且這集之中莫妮卡貝魯琪還說到: “We are like the dreamer who dreams and then lives inside the dream……But who is the dreamer?” (略譯:我們像是夢者做著夢並活於夢之中,但這樣的話,到底誰是做夢的人?)

這問題…或許在我們現世之中,恐怕最正確的答案,就會是錯的最離譜的答案吧!

不過這問題,確實就是貫穿林區多部個人編導的經典作品之中,一個永不滅卻的核心意念~~

↗她的手勢…難道她是木葉村派來的忍者o_O!?

另外發現以寫過的夢誌~ 一些初稿(單純的夢境逐述)之中,有些許與雙峰第三季相似的小巧合。毛毛的,但也習慣了。

如果夢域中的某處,存在著通往各時空與各人意識的交彙處,那是否昨日的夢,會在今日被寫下,又在未來變成某部電影? 又是否今日編寫的未發表故事,會在明日變成某人昨日的一場美夢?

唉~ 真是工整的不像話,我還早呢!

對啊,那做夢的人到底是誰啊?

 

只知道…在睡夢中若再被叫去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話,準沒好事的!!


 

Catch-22 ( 第22道軍規,1970;dir. Mike Nichols )

書櫃上擺三本書。喬治歐威爾的Homage to Catalonia(一九八四也行),馮內果的第五屠宰場,還有約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條軍規。簡單三步驟,對所有政治把戲免疫,世界看成一場空也歡心。

第二十二條軍規的原著小說確實有買,但目前只有翻翻還沒細看,高中時有大略讀過一半。印象中原著的敘述片段跟電影版本有所出入,就時序上、場景上還有對話內容有所更動,然而基本上選角、置裝、攝影、美術什麼的,感覺都蠻對味的,小說那等獨有的荒誕幽默也有拍出來,但當然還是原著比較銳利比較酸….

( 繼續閱讀 #readmore )

 

這部的卡司真的很厲害,瘋狂經典的陣容,主角Yossarian是艾倫阿金演的(上面劇照裏比中指的那位),我沒看錯吧!? 對啦是他的說話聲音啦! 對他的印象是近幾年的『小太陽的願望』,不太清楚他年輕時的長像。其他還有馬丁辛、強·沃特、賽門與葛芬柯的葛芬柯Art Garfunkel 、演過包括「12怒漢」等多部經典電影的Martin Balsam,其他像Bob BalabanBuck Henry也都有軋一角…太多了! 不止如此,之前就是看完「審判」後查詢Anthony Perkins其他作品時,才發現他也有演Catch-22~ 也才知原來Catch-22有電影版啊! 然後歐森威爾斯又來啦! 他客串其中一位軍官。 Perkins演的是軍醫(一點也不psycho,是個大暖男耶)。

 

那關於Catch-22一詞的定義的話…簡單說是個邏輯鬼打牆,就像主角在片中所說的~ 他受不了軍中的生活了,他被逼瘋了,所以他想申請被禁足不出任務,理由是~ 因為瘋了! 起笑了! 但是上級的意思是…第22條軍規是這樣規定的:你如果要以精神失常的理由來申請的話,必須本人親自提出申請,但是,如果一個人都知道自己瘋了,還能獨自完成禁足的申請程序,那麼他這樣還算瘋嗎? 不瘋。而且一個軍官不想出飛行任務的話,自然具有出自個人安全與意志之考量,會有這等考量的人是正常人不算瘋。所以申請會被回絕,因為人沒瘋。

軍醫Daneeka這段解釋也是繞話繞到頭昏(不知如何翻譯):”would be crazy to fly more missions and sane if he didn’t, but if he was sane he’d have to fly them. If he flew them he was crazy and didn’t have to; but if he didn’t, he was sane and had to.”

 

那我覺得第22條軍規的邏輯原理,不是單由邏輯推理的式子,就可以理解的(相關的邏輯式子都有查過,覺得幫助不大),也很難在單純幾個範例之下就能澄清。總之它牽涉的層面算廣泛的,解釋方式與衍生變體很多。簡單說,第22條軍規的寓意,就是至少足足一本書那麼厚的份量,讀者與觀眾還是要以閱讀、經驗的累積,以及親身的體會去理解會比較好。

以前課堂上有老師常引用第22條軍規,說某某事件就是第22條軍規的情況,不過翻過小說、看過電影,又找過作者本身的解釋之後,覺得那位老師的引用始終過於薄弱,他說的都比較像是一般身陷兩難(dilemma)的狀況。不,Catch-22不止是兩難,而更像是困在難題一的盡頭是難題二,難題二的盡頭又是難題一的迴路中。可怕的就是那個從難題一走到難題二(或二至一)的過程,終究會是一場徒勞,但你偏偏會被騙上路去反覆經歷無止無盡的徒勞…

而如果這無止無盡的徒勞無法避免的話,你又該如何面對它呢?

像第22條軍規這種邏輯詭計,多少也展露律法條例與現實情況之間的必然分籬,還顯示出命令與詮釋、執行方法之間的各種可能性。無奈的是,這類詭計可謂是官僚、惡法以及政治手段的必用技倆;原本這等技倆可說是極權主義社會的專利~通常萬分沉迷於空洞計謀的演練,由此得以靠程序法則的執行,做為一種催眠與隔離,好來大力否定、逃避現實情況,或用來忽視、曲解民眾的各種訴求。

但是在民主憲政體制的環境之下,這類詭計其實只是改玩柔性暴力的套路,並且像此片所描述的「戰爭時期」、「軍營環境」等等封閉又”例外”的情境,因為權力不對等是常態,所以一旦套用邏輯詭計的命令,便很難破解,但也不是沒方法,注意片中(或書中)的某一角色,這故事不是完全沒給人帶來希望的,只是…希望與幽默諷喻之間,往往僅只有一線之差…

 

當然Catch-22諷喻之處,亦包括了『何謂瘋狂』。軍營本身是瘋狂的,軍規本身是瘋狂的,官僚體制也夠瘋狂了,軍商勾結更是瘋狂,一個個不同的軍官與小兵,亦是一種種不同的瘋狂。全都瘋了,那麼清醒的Yossarian還算正常嗎? 比Yossarian更正常的還算是人嗎? 比Yossarian更瘋的,到底是更清醒,更傻,還是更瘋,更聰明呢!?

 

其實這部拍得不差,就可惜後段關於宵禁令的部份,步調實在太托了,托泥帶水…帶到水都變水泥了…一整個爛尾…而且宵禁中某一橋段所展現的那種…那種原本應該狠撕心魂的震撼覺悟,我認為根本沒有呈現出來,就顯得很消沉無力。還好最後最後的結局有稍稍救回來,還蠻生動的,看了真令人哭笑不得啊!!

有空還是把原著小說認真嗑完吧。。。

購書證明:好書永遠不嫌多,暴政惡法永遠不會少,書櫃上隨時準備免疫補藥…腦內各區也要設些補鼠器…Catch-22好大一本,但其實讀起來蠻順的;p.s. David Foster Wallace (華萊士) 這本Consider The Lobster第一章就在講拉斯維加斯的 AVN Expo~ A片博覽會,哈哈哈真是好樣的~

 

(本文完)


圖片來源:Google搜圖,Tumblr搜圖,自行截圖。

聲明:1) 本站不做業配文,不與廠商或其他任何官方/非官方粉絲頁合作。
2) 無論是來自何種語言、何種管道的文章資料,只要是二手的翻譯或者引用,本文一定會適當列出引述的標記、連結等等,或在段落、附錄之中解釋來源,也有可能於上下文留下小線索。總之,此文不具商利用途,不抄襲不拼湊,凡有引述借用都會妥當標示,因此請讀者安心享用。